2018年10月25日至26日,“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坛”在上海闵行区顺利召开。此次论坛围绕“聚焦教育评价变革,深化协作发展机制”主题,探讨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变革的走向,探索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新机制。
论坛前期,由“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坛”组委会举办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近日揭晓,本次征文共收到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7个地区的征文282篇,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30篇,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选送的8篇论文入选优秀论文。
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朱向峰处长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在“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能力提升”分论坛上作了专题报告。朱处长主要从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顿、消除大班额、外来工子弟学校提档升级以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苏州实践和宝贵经验。同时他强调,基于大数据,不是代替管理,而是提升治理。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罗强主任应邀带队参加本次论坛,并在“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质量监测”分论坛上作了《学业质量监测的苏州实践》的专题报告。
罗强主任介绍了苏州市开展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工作的实践。他认为苏州的学业质量监测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的起步1.0版和基于1.0版全面升级的2.0版。在对两个阶段的主要实现目标、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优化改进的措施深度分享的同时,还结合监测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进行思考展望,提出了监测工作的未来3.0版。
罗强主任指出教育质量监测就是要提供客观公正、快速高效、科学准确、全面系统的教育质量健康体检,让教育过程的灰箱可视化。罗主任认为一个高质量的学业质量监测,应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成为引导教育质量的航向灯、评价教育质量的刻度尺、预警教育质量的体检仪、提升教育质量的助推器。
他指出,起步1.0版的苏州学业质量监测有三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干扰少,信度高。监测时间放在9月中旬,学生刚刚过完暑假,考查的是经过两个月遗忘后沉淀下来的知识和能力,这相当于空腹体检。第二,全学段连续追踪,因此可以横纵对比,实现增值评价。第三,兼顾四个主要学科和相关因素,可以对学业质量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诊断。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既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又立足苏州本土实际开展实践改进,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效果得到了全国同行的高度认同。
全面升级后的2.0版主要有两个目标:优化监测组织实施方式,全面提升监测效能和价值。罗主任就监测工作遇到的监测成本高、工具研发技术不成熟、关联分析挖掘浅、数据可视化有欠缺、结果反馈不及时这五个方面的问题逐一分享了改进对策。
最后,罗主任用一个字“缺”概括了当前监测工作最突出的问题:缺少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缺少基于实践的重大问题,缺少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他希望与监测领域的同行一起努力,通过监测让教育更加美好。
26日上午,苏州市一行也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紫竹基础教育园区进行了考察,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心小学毛家英校长作为优秀论文的代表,做了《大数据视域下,通过正面评价提升学生自尊水平的行动研究》主题报告。
毛校长基于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深入分析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以及相关因素的得分情况,最后着眼于通过改进学生的自尊水平来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毛校长通过生动的案例、直观的视频,向各位教育同行分享了相城区望亭中心小学开展的一系列师生间的正面评价、亲子间的正面评价以及同伴间的正面评价活动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与会专家在被温情的故事感动的同时,也更加坚信基于监测数据进行教育教学改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会后,长三角三省一市教育行政领导共同发表了“2018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坛(上海闵行)行动宣言”。
责任编辑: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