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日,2019年“10+教育测评深度实践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测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与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共同举办,致力于搭建一个流动的教育智慧测评的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形成全国层面的教育测评技术联盟,促进教育测评大数据在教育场景中的深度运用,帮助更多的地区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教育测评良性生态。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嘉宾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张生教授,以及来自黑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云南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海淀区、杭州市上城区、厦门市思明区等全国多地教育测评深度实践方面的一线专家。
11月1日,研讨会在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江苏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评价研究员周世科围绕江苏省学业质量监测的实践与探索分享了已经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同时也对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瓶颈进行分享与讨论。我中心罗强主任围绕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的经验进行了分享。罗强主任首先介绍了苏州市开展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工作的实践。同时,他还分享了苏州基于专业思维和积极主动的探索方式,建构基于监测数据的自我改进系统的尝试。我中心数据部解问鼎主任对《区域教育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标准》一书的撰稿方案进行介绍和分享,他从图书的“项目缘起”“目标定位”“内容规划”“预期效果”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标准》是对教育质量监测对“质量”本身较高要求的体现。与会嘉宾还对全国教育测评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研讨。
11月2日,各与会嘉宾围绕“教育测量评价的未来”“测评评价的多样性和不变性”“测量评价的哲学与理论”“测量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测量的多种可能,建立联盟”等主题进行了开放式讨论。从实践哲学到现实问题,从宏观目标到微观举措,两天的深度交流,逐渐形成行动、思想上的共鸣。
本次“10+教育测评深度实践研讨会”不仅把苏州在教育质量监测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监测结果运用的案例分享给全国教育同行,中心成员也深度学习了教育大数据及教育测量领域最新的理论及实践探索,对监测及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更为教育测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进提供了一个小规模、高层次的深度交流平台,今后将继续助力实现教育测评大数据在教育场景中的深度运用。
责任编辑:X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