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研讨活动的精彩再现↓
11月20日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罗强作了题为《苏州监测数据挖掘案例》的报告。
罗强主任还在报告中指出,不同学生个体的最大效益投入区有所不同,不能通过盲目加大学习投入来追求更高的学习效果,而应当通过设置合理负担,使学生保持适度压力,通过增加有效投入,使学生实现智慧学习。最后他强调,用好教育测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认知维度、跳出自我认知误区,促使我们在更大的坐标系中更加科学理性地看待苏州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张生教授作了题为《学评融合的评价实践探索》的报告,他对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在当前教育评价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指出信息技术在创新评价工具和支持评价实践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邹良以《撒下数据的种子,绽放教育的智慧》为主题,介绍了长沙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经验。她认为,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数据素养作为信息素养的拓展和延伸,已经成为教师能够将教育数据转化为有意义教学信息的关键。她强调,教师需要树立以数据驱动现代教育治理的核心理念,实现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举证”,从“宏观群体”评价走向“微观个体”评价,从“单一评价”走向“综合评价”的转变。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周世科老师以《测验编制及质量保证——基于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项目》为主题,重点介绍了江苏省监测学科命题的基本情况及质量保证机制,并深入浅出地为学员展示了大量省监测命题中的经典案例。他认为,提高考试的科学化水平离不开测量理论的指导,要实现命题质量的突破,必须走质性分析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道路。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白雪作了题为《践行教育改革新方向,提升教育评价领导力——以海淀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为例》的报告,介绍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的考试评价命题以及海淀区的考试评价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的苏梅老师作了《在线学习规律研究项目介绍——基于在线学习数据的学习者规律探究》主题报告。她强调在线学习对于发挥新的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对在线学习质量测评框架作了介绍,同时分享了该项目的部分测评结果。
11月21日
11月21日的专家内部研讨会由张生教授主持。罗强主任做了《苏州监测的成长探索与自我迭代》主旨报告,分享了在六年监测探索实践中形成的苏州经验,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罗强主任从中心概况、监测实践和自我迭代等方面介绍了苏州监测的发展历程。他说,在六年实践中,苏州监测通过“全覆盖、多维度、追踪式”的学业质量监测大数据,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学业质量进行多维评价、追踪评价和增值评价,打造了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的“超大型CT”。在实践过程中,苏州监测不断自我迭代,已经实现了从1.0版本到3.0版本的突破。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张林静老师作了《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测》,介绍了珠海高中监测项目,该项目以学生发展水平作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分析学校发展基础因素对于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对建立广东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具有开创意义。
北京阳光易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孟鹏老师作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发言,基于两年的调查数据,他认为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进入新常态,希望能够通过心理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做到及时预警、提前预防、有效降低校园心理安全事故发生率。
河南豫教基础教育大数据研究院赵彤帆、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朱乙艺、酒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潘建军等专家分别交流了自身在教育测评实践中的做法与目前面临的难题。
会议后期,在张生教授的主持下,各与会嘉宾聚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在教育测评领域的深入推进,围绕学业质量监测的区域实践、教育测量评价的模型建构、监测数据分析的智能化建设等主题进行了开放式讨论,也探索了区域之间建立共享工具、共同培养、互通技术、合作监测等方面深度合作的途径。
本届“10+教育测评深度实践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教育测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进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平台,今后将继续助力实现教育测评大数据在教育场景中的深度运用,并帮助更多的地区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教育测评良性生态。
编辑丨周利
审核丨于飞飞
原创文章推荐
1 | |
2 | |
3 | |
4 | |
5 | 【苏州监测大数据揭秘】专题四:艺术、体育、劳动的态度和习惯好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更高,学业成绩更好! |
教育测评论文系列文章
1 | |
2 | |
3 | |
4 |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