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义务教育第三方评估的报告
作者简介:杨欣,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罗士琰,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宋乃庆,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德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森,西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辉蓉,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 400715)。
内容提要:义务教育第三方评估课题组对14个省(市、区)、82个县(市、区)的546所中小学校进行了测评分析。评估发现:5年来,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初见成效,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的目标逐渐显现;小学生学业成绩稳中有升,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有所体现;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逐年增加,增强学生体质效果显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初步构建;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减负工作有序推进。同时,义务教育也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仍需减轻和学生近视率呈上升趋势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建议加强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的监测,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严格校外教育辅导管理。
关 键 词:义务教育 课业负担 教育质量 第三方评估
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课题组基于第三方视角与要求,坚持“独立、客观、公正、问题导向”的原则,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义务教育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通过文献研究、政策解读、抽样调查、深度访谈、统计分析、案例研究、专家咨询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我国2010-2014年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总结评估。本文仅就此课题组义务教育第三方评估有关“减负提质”的内容进行探析。本研究力求客观反映近5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新进展、新成效和新经验,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未来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针对性建议。
一、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评估设计
(一)评估数据来源
2015年,本课题组对四川、重庆、江苏、山东、河南等14个省(市、区)、82个县(市、区)、546所中小学校的112名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596名校长、10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二)评估工具编制
课题组以“减负提质”作为义务教育评估的切入点,将质化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在文献研究、政策分析、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反映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评估工具。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综合运用德尔菲法、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获得了信效度良好的评估工具。运用此评估工具,对一批中小学校的数据进行了测度分析,获得大量学校层面的量化数据。
(三)评估抽样方式与实地调研地区
在各省(市)主要采用了五种抽样方式。第一,每个省(市、区)随机抽取4~9个县(市、区)。各地在选择样本时,尽量涵盖“高、中、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市、区)。第二,每个县(市、区)随机抽取4所小学(2所城市小学、2所农村小学),4所初中(2所城市初中、2所农村初中)。各县(市、区)在选择样本学校时,尽量涵盖办学条件“好、中等、较差”的三类学校。第三,各项指标采集年限为: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第四,问卷调查对象:小学、初中校长,学生10万余名(小学以4年级为例,初中以8年级为例)。第五,访谈对象:各省市区(县)112名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596名校长(小学和初中)。
本研究的实地调研地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确定。确定调研省份的抽样原则:一是兼顾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省份地理分布,共抽取样本省份14个;二是兼顾各省份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根据人均收入GDP指标分为上、中、下三个层级,见表1。
二、评估发现的新进展:整体推进“减负提质”取得阶段成效
(一)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的目标逐渐显现
评估显示,近5年来,由于全国各地普遍取消“小升初”入学考试,小学生课业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每天家庭作业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比例由48.70%下降到37.41%;每天在校时间超过6小时的小学比例由54.53%下降到43.91%;每周课时数超过30节的小学比例由39.14%下降到26.82%;每学期统一考试次数超过1次的小学比例由55.62%下降到34.21%。总体而言,小学生校内课业负担有所减轻,但具体到个别地区、小学和小学生,“减负”仍需进一步增强科学性和执行力。
(二)小学生学业成绩稳中有升,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有所体现
从过去“减负提质”的经验而言,“减负容易提质难”。从本次评估结果来看,小学学生在“减负”的同时,学习质量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小学生语文成绩优秀率从37.92%上升到44.51%,数学成绩优秀率从36.20%上升到38.53%;语文成绩不良率从14.90%下降到14.23%,数学成绩不良率从16.40%下降到15.36%。这一结果表明,“减负”和“提质”并非不可调和的对立事物,只要方法恰当,“减负”不仅不会损害教育质量,还能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逐年增加,增强学生体质效果明显
“增强学生体质”是《纲要》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任务之一。为此,全国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开展阳光体育1小时活动。近5年间,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比例由58.32%上升到72.13%。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农村营养餐得到落实和践行。上述种种举措,加之全社会对学生体质的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多年来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并使学生体质逐年好转。具体表现在:近5年来,小学生平均体重从32.21公斤上升到33.45公斤,平均身高从135.69厘米上升到137.82厘米,平均肺活量从1643.71毫升上升到1698.13毫升;初中生平均体重从47.35公斤上升到48.97公斤,平均身高从155.85厘米上升到159.11厘米,平均肺活量从2519.91毫升上升到2603.56毫升。
(四)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初步构建
近年来,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为基础,初步构建起一套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科学多元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并积极启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为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实施质量干预、促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减负工作有序推进
各地积极响应义务教育“减负”要求,在课程设置、教材教辅的管理与使用、控制学生作息时间、考试管理、考试评价改革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同时,积极建章立制,不断健全“减负”工作机制,完善“减负”政策措施,创新“减负”工作模式,强化对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督查。综合运用评估监测、督导问责等方式,推动落实“减负提质”的硬性目标。总体上看,各地进一步达成“减负”的共识,“减负”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强化执行,成效明显。
三、评估发现的新经验:各地结合实际积极破解“减负提质”难题
(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上海市在2009年和2012年两次PISA测试中位居参与测试国家和城市的前列,充分展现上海义务教育在数学、阅读和科学三个方面的高成就。此外,上海学生还参加了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试及财经素养测试,都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养。上海连续两次在全球PISA素养测试中名列前茅,是该市不断革新义务教育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必然结果。重庆市教委牵头在重庆巴川小班实验中学全面试行“小班化”教学(每班30人),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落到实处。
(二)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减轻学生负担
山东省潍坊市通过“评价引领减负”“专家办学减负”“社会参与减负”“督导保障减负”推动“减负”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2004年,潍坊市进行中考改革,从一次考试到学生自主选择的多次考试,学生以最满意的一次作为中考成绩,缓解了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和焦虑;从考试成绩的分数表达到等级表达,把学生从“分分必争”的极端追求中解脱出来;将纸笔测试无法体现的学生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作为中考录取的重要参考;从教育部门按分录取到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和多元录取,开通了学生成才的多条渠道。江苏省南通市为每个初中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毕业升学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实行中学自主招生考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体质
自2014年1月起,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决定为全区小学生每天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包括仰卧起坐、俯卧撑、跳绳等十几项。通过配套的体质健康监测网站核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由家长自主记录体育成绩,学校也可随时查看学生的体育锻炼成果。此外,体育家庭作业不强迫完成,也不涉及升学和评优,而是通过这种“半强制化”的手段来纠正家长“重智轻体”的错误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增强学生体质。
(四)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五)创建“减负”新模式,减负贯穿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浙江省东阳市通过构建“四维度减负”模式,推进心理、课外、课内、家庭协同减负,实现了从“苦教低效”到“轻负高质”的转变。具体而言,一是“心理减负”,层层签订“减负”责任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做到校校联动,全面推进,不留死角。二是“课外减负”,将“体艺2+1项目”作为减负切入点,即每天1小时锻炼,每周2次课外艺术活动。三是“课堂减负”,把课堂作为减负主战场,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四是“家庭减负”,致力于家校合作,打造“轻负高效”合力。
四、评估发现的新问题:直面当前“减负提质”症结所在
总体上看,《纲要》实施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切实得到加强。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涉及范围广、包含学生多、地区差异大,加之部分教育官员、校长、教师和家长对“减负提质”的观念更新不到位,甚至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和抵触情绪,导致当前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第一,初中生课业负担仍未减轻。实际上,由于统一中考压力大,5年来初中生课业负担仍未减轻。调查显示,2014年初中生每天家庭作业时间超过120分钟的达82.25%,每天在校时间超过7小时的学校比例达70.17%,每周课时数超过35节的学校比例达72.56%。同时,每学期统一考试超过2次的学校比例达76.83%。不少初中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宣传“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生时何必多睡,死后自然长眠”“这里是地狱,但却是通往天堂的地狱”“今生只为考试狂,冲击重点孝爹娘”“素质好,不怕考”等错误观念,严重误导学生。
第二,城市学校“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凸显。近5年,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城市学校的放学时间大大提前,校内作业布置量也显著减少,然而“减负”奏效不足。究其原因,虽然不少城市学校认真落实了“校内减负”政策,但对学生校外辅导鞭长莫及,带来一系列“校外增负”后遗症。本次抽样调查显示,东部发达地区95%的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1个学习辅导班,其中有10.30%的中小学生至少参加4个学习辅导班;西部城市地区有40.15%的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1个学习辅导班。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怪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将自己的“经验”嫁接在孩子身上,不断给孩子学习加码,忙于送他们上各类培训班、补习班,成绩好坏仍是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个现象同时说明,减负是系统工程,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以评价的方式进行引导,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动。
第三,学生近视率仍呈上升趋势。近视人群的低龄化和上升趋势堪忧,这是学生体质最为凸显而易于被忽视的问题。抽样调查显示,5年间,小学生近视比例从13.74%上升到14.31%,初中生近视比例从28.02%上升到30.55%。虽然近年来学生健康体质状况总体向好,但近视率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课业负担过重,看书、写字方式和姿势不正确,照明不足,假性近视过早佩戴眼镜,对学生近视率上升这一问题不够重视等。
第四,部分学生片面发展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部分学校和家庭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学生片面发展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调查发现,重智育轻体育、美育,机械重复的教学训练仍是不少学校的“生存法宝”:为了在考试评价的道路上杀出一条“血路”,学校以学生成绩考评教师,教师以成绩评价学生。学生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为了前途,便只能不顾一切地拼时间,拼体力。所以,对这些学校和学生而言,“成绩”“应试”仍是他们发展的硬道理和硬指标,学得多、学得苦、学得难,就是他们对教育的真实追求。
此外,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之所以久治不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学校“明支持,暗抵制”,在迎接各种“减负”督查时弄虚作假。例如,有的学校编排“阴阳课表”,一张专门用于检查,另一张实际执行;有的学校搞隐性成绩排名,表面上不提供文字形式的成绩排名,但若家长问及,也会告知;有的学校为了迎接“减负”检查,甚至教学生造假。
五、基于评估问题的对策:致力于创建“减负提质”常态机制
“减负提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近5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减负提质”系列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与缓解了学生学习时间长、任务重、难度大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育质量,但要真正实现“减负提质”目标仍任重道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有关部门出台了众多“减负”政策法规之后,不少学校、家庭给学生“违规增负”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纲要》提出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良苦用心为何遭到部分教师、家长甚至学生的顽固抵制?究其原因,可能不胜枚举,诸如传统考试文化、就业压力、高考指挥棒、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教育方式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考试文化造成了社会与学校都以考试分数排序“定乾坤”“排高低”“选人才”。同时,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我国中考也不得不用考试分数来确定录取,以至于学生往往为了取得更好的名次或分数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机械重复学习。为了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我国义务教育在中考评价与录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仍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渐进过程。这就对义务教育“减负”提出了新的议题:对当下教师、家长、官员以及其他关注和讨论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人而言,未来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突破口与着力点在哪里?通过本次评估我们认为,未来“减负提质”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重点和实践任务。
一是积极开展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的监测。进一步依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的监测,动态监测全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县域乃至更大范围(地级市域、省域)的均衡发展、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状况,把脉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品德等学科“提质”的方向和关键点。建立基于监测结果的“督政—督学—监测”一体的新型督导机制,将监测数据与结果及时上报教育部,并向省(市、区)通报,用监测结果去督导并引领“减负提质”。
二是加快课业负担测评工具和评价常模的构建。教育部应加快组织构建课业负担的测评工具和评价常模,以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监测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课业负担程度并平衡课业负担与教学质量的关系,进而拟定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减负”督导方式。在这方面,课题组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是积极改革中考评价录取制度。各级政府应科学改革中考评价录取制度,下决心积极探索学生发展的核心素质评价和录取办法,从制度上打开初中学校“减负”的突破口。一方面,可借鉴山东省潍坊市的中考制度改革,坚决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录取权下放至区县,将高中录取指标下放到学校,彻底取消考试成绩的地区排名、学校排名、学生排名;另一方面,大胆探索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学生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录取办法,对具有特长或者道德品质、综合素质特别突出的学生可以优先录取,推广上海市构建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四是严格把关校外教育辅导机构的审批和管理。教育部门可尝试联合公安、工商、安监等部门加强校外教育辅导机构的审批和管理,完善和落实有关校外辅导机构管理规定,规定必要的辅导教师资格、收费标准、场所、资金等条件,明确监管部门与监管条例。制订相关标准,适时开展资质认证工作;携手学校、家庭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着力培育教师和家长形成科学、理性、健康的育人观和教学观;鼓励更多培训机构加入“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自律公约”,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现象,合力打造校内外协同推进“减负提质”的新格局。尤其要呼吁家长尊重孩子的天性与爱好,理性对待各种教辅、竞赛以及辅导班,不要盲目相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虚假宣传。
五是把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范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包括视力)测试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范畴。学校严格执行“减负”规定;积极宣传正确看书姿势;科学预防近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借鉴北京市海淀区经验,倡导家庭体育锻炼;学生不盲目佩戴近视眼镜。
六是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督查督办。要在全国几十万所中小学、上亿学生中大范围推进“减负”,具有极大的复杂性与操作难度,有必要预防“减负过程中不真实现象”和“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等问题。为此,“减负”既要加大曝光和督查力度,及时查处超标(学科教学超出课程标准要求)、超时(加班加点延长学生学习时间)、超量(布置大量机械重复作业和随意增加考试次数)等不规范的教学现象,借鉴北京市的“八条减负规定”、辽宁省的“四个严格”以及浙江省的“六项制度”,根据不同区域、学校、年级学生的特点,以科学的课业负担常模为参考,有的放矢地开展“减负”督查工作。
(责编:x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