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宋一丹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2015年9月,苏州正式启动“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经过四年多的实践,初步构建了“对接国家标准,立足苏州实践”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随着监测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有效应用监测结果提升教育质量成为下一步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此,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紧紧围绕结果运用这个中心,积极探索监测结果有效运用的路径与模式,不断深化监测工作,力争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结果运用,打通监测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2014年苏州市率先成立江苏省首个独立建制的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以全面教育质量观为引导,面向全市开展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进行各级各类监测结果的反馈活动。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实施四年以来,已累计发放4000余份针对苏州市各县市区和各初中学校的监测结果报告,并于2018年起,为全市所有小学提供监测结果追踪反馈报告。可以说,在“大数据+”时代,教育质量监测已经成为撬动苏州义务教育质量迈向“教育新常态”的重要支点。
然而,仅仅有大数据和堆积如山的报告离成功的质量监测还相距甚远。为打通监测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高效能的结果运用,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于2016年专门成立课题组,紧紧围绕监测结果运用这个中心目标开展行动研究,希望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来探索监测结果在区域层面的运用路径和模式。经过3年多的实践研究,目前在区域和学校层面形成了多种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监测结果运用案例。
二、顶层设计,构建基于监测数据的自我改进系统
教育大数据是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反映教育生态中诸多要素的存在状态和相互联系。“形成监测报告并反馈报告”和“解读监测报告并依数施策”是抽象和还原的两个过程。监测结果运用需要将抽象的数据还原为学校教育的真实世界,逼近事实真相。高效能监测结果应用必须建立在一种良性的、自发的生态基础上,而现阶段的关键是让运用的主体建立自己的分析能力,这种能力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认为,监测结果运用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自我迭代,自我完善”的改进系统。因此,监测结果运用不能是线性的,而应是闭环的,这个系统要可以自动运转产生动力。在这个系统里,监测数据首先起到的是助燃剂作用。基于数据的量化评价需要与基于观察的事实、基于经验的判断等质性评价相互印证。系统良性运作的第一步,是将量化数据与现实世界的质性证据结合起来,就像医生拿到体检报告之后,还需要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将数据与症状结合起来,才能让区域或学校聚焦自身问题。第二步,结合问题,设计针对这个问题的精准改进策略。这个策略与传统的行政推动相比本质上是做“减法”,传统的行政推进往往是通过文件发布统一指令,并层层施加压力,作用在学校身上,变成统一的要求,是无差别的压力传导。精准改进策略就是要减去“一刀切”的统一要求,在区域、学校两个层面都开展精准诊断。这个诊断策略是否有效呢?基于苏州监测的连续追踪模式,诊断结论可以在第二年的监测中得到验证。这个过程中传导了压力,但是压力不是无差别传导,而是基于证据的精准传导、压强传导。最终形成“监测结果”-“研读数据”-“精准诊断”-“合理归因”-“科学寻策”-“靶向改进”,第二年“后测检验”的闭环。区域和学校得到的是“可以验证的诊断结果”。诊断的方向可以是“改进教师的教”,也可以是“改进学生的学”,甚至可以是“改进家长的育”。这些都可以经过后效测评得到科学性的验证。
三、实践探索,形成基于质量提升的结果运用模式
学业质量监测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为区域、为学校提升学业质量提供服务,监测的结果必须要转化成区域和学校自我改进的动力,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强化监测结果有效运用,需要推动教育教学的自我精准改进。通过三年实践,中心探索出三种结果运用模式,分别是:结果反馈的“层级反馈”模式、联动行政督导的“对标管理”模式和激励自我改进的“案例研究”模式。
(一)结果反馈的“层级反馈”模式
在推进结果运用的初期,我们就制定了面向区域的“反馈+培训”模式,反馈均由监测中心统一组织,主要参加人员为区域教育局的分管局长、主管监测工作的科室或教研部门负责人等。由监测中心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专家组共同组成反馈专家团,针对年度监测结果中发现的学业问题、相关因素问题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分析,并同步开展监测方面的相关培训。这种反馈模式既形成了畅通市-区两级的结果反馈机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区域对于监测工作的理解力和运用力。
为加强学校监测结果运用的效果,2018年起我们率先在直属学校层面开展了监测结果反馈“自主研读,互动反馈”的实践,主要以“监测数据深度分析研讨会”的形式,到学校与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年级组长和骨干老师等一起进行监测结果反馈和指导。在研讨会上,我们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主导作用,先让教师们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从年级、学科、教研等方面入手,尝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之后由监测中心的专家与他们共同研讨,修正不足,并提供一定的指导,让他们能够科学、精准的认识监测结果。这样的研讨会有效促进监测结果的“落地”,也在过程中为监测中心的结果反馈提供了一些新的方向。
(二)联动行政督导的“对标管理”模式
教育质量监测属于新生事物,区域和学校普遍缺乏对于监测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如果仅依靠监测中心自身的力量,将难以推动监测结果运用这项工作的落实。因此,在前期我们必须依托行政和教育督导力量,将监测结果运用与一定程度的“问责制”有机结合,以行政手段推动区域运用监测结果,提高他们对监测结果价值的认识,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从“被动”运用转向“主动”运用。2017年我们发布了《关于对2017年度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实施对标管理考核的通知》,第一次把监测结果的实践改进效果纳入督导部门的政府教育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基于监测结果的对标管理机制旨在让各区域依据年度监测的结果,自选2-3个标杆数据,确定对标管理目标,并用一年的时间来积极落实和改进对标管理目标值,最终接受督导部门考核。
(三)激励自主改进的“案例研究”模式
监测结果用的好,要让区域和学校尝“甜头”,从而发挥激励和榜样作用。因此,我们设计了监测结果运用的奖励机制。2015年我们就开展了区域和学校两个层面的基于监测结果的跟进式改革案例研究。在每一年的监测报告发布后,同时发布《关于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以此作为深化监测结果运用的重要举措和抓手。
2016年开始,监测中心每年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以此作为深化监测结果运用、推动教育教学自我精准改进的重要举措和抓手。经过近三年的案例研究、行动改进,《基于学情着力推进初中语文智慧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等一大批优秀案例脱颖而出。为表彰先进、推广经验,监测中心每年会召开了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分享会,对表现突出的案例进行公开表彰,并邀请优秀代表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宣传推广优秀案例的经验与做法,以强化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的有效运用,促进区域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展望未来,推动监测结果的常态化使用
监测结果运用的主体一定不是监测的实施者,也不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监测价值的实现更需要数据所描述的主体结合自身的实践进行自我研读,自我改进。因此,在推进结果运用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一分监测,九分运用;一分预警,九分改进;一分外推,九分内驱”,要突出区域和学校针对监测结果的自主改进,努力推动监测结果的常态化使用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内需为驱动的自觉行动。
※文章来源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第9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