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论文分享
“双减”背景下区域中小学生作业质量提升的成效与思考——基于S市2019-2021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6 14:24:34

 

文章授权转自:《中国基础教育》2022年11月第3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监测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E-b/202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周利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作者:罗强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原主任

苏州市教育评价学会会长

 

 

2021年1月至4月,教育部陆续出台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政策文件(以下简称“五项管理”);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都对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五项管理”“双减”政策实施后,各地各校积极响应,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但是许多学校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作业减量后如何保质的困惑。

本文从数据实证的角度,呈现“五项管理”政策实施后S市中小学生作业时间投入的现状与变化,并试图通过分析教师作业实施质量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学生主观作业负担感受与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作业时间投入与学业成绩、学业增值、学习品质的关系等方面,探寻科学提升中小学生作业质量的策略。

 

研究设计:对S市2019-2021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框架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21年9月S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数据。本次监测对象为S市10个市(区)所有初中学生,共计参测学校285所,学生306917人,有效参测比例为99.6%。其中,初一110704人参测,初二102245人参测,初三93968人参测。我们通过将2021级初一年级新生信息与2021届小学六年级毕业生信息进行比对后倒追,共追踪到S市2021届小学六年级毕业生106814名,涉及小学共501所。在增值分析时会用到2019年和202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追踪比较研究。因而,本研究主要呈现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学生作业时间投入、作业质量的相关指标,侧重分析学生作业时间投入、教师作业实施、学生主观作业负担感受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

2. 数据处理与呈现方式

 

本研究采用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增值评价等多种统计方法,相关数据的呈现方式如下:

(1)由于本次监测是9月份学生刚开学两周实施的监测,所以调查的是学生上学期的情况,文中的小学六年级、初一和初二年级的数据分别是2021年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学生的监测数据。当初一和初二年级数据相差不大时,直接用“初中”表示。

(2)学业成绩以S市均分为500分,标准差为100分的标准化量尺分数形式呈现。

(3)文中的相关因素维度,除了调查题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其余维度均转换成标准分呈现。标准分的转化过程为:将原始分转化成以0分为平均分,1分为标准差的Z分数;再转换成以5分为平均分,2分为标准差的标准分(T分数),即T=5+2Z。转换T分数后的S市平均得分为5分。本研究中对各维度得分均作了同趋化处理,即标准分(T分数)分数越高,表明在该指标上的状况越好,如在“学习品质”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学习品质越好;在“学业负担”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学业负担越轻。

(4)文中将学生各维度的得分做同趋化处理,并按照四水平划分,即将学生的学业成绩或相关因素上的得分由低到高排序后,依次划分为Ⅰ、Ⅱ、Ⅲ、IV四个水平(人数各占25%),得分最低的25%为水平Ⅰ,得分最高的25%为水平IV,得分越高表示状况越好。

 

研究发现:影响学生成绩的作业原因极其复杂

 

1. 学生作业时间减少情况校内外差异较大

 

(1)校内作业时间有所缩短

从同一年级作业时间变化来看,2021年S市小学六年级、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平均每天校内作业时间与2020年相比均有所缩短,分别平均缩短了0.2小时、0.18小时、0.13小时。从2019年到2021年近3年数据来看,S市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两个年级学生校内书面作业时间超时比例较前两年均明显降低。

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S市在落实“五项管理”政策上初显成效,但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校内作业时间比国家规定时长超出0.47小时,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校内作业时间比国家规定时长分别超出0.42小时和0.78小时,可见落实“五项管理”“双减”政策仍然任重道远。


(2)校外作业时间仍然较长

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S市小学六年级、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平均每天校外作业时间相差不大,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校外作业时间分别是0.83小时、0.78小时和0.79小时;周末平均每天校外作业时间分别是1.2小时、1.15小时和1.16小时。(见图1)

从学生平均每天校外作业时间来看,不管是周一至周五,还是周末,学生平均每天校外作业时间仍然较长,因而需要继续推进落实“双减”政策,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出现。

 

2. 认为教师作业实施质量高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

 

在本研究中,教师作业实施维度是通过学生问卷了解教师在作业设计、作业批改和作业讲解方面的情况。以2021年初一年级为例,认为教师作业设计质量高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认为教师作业批改质量高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认为教师作业讲解质量高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见图2)由此可见,提高中小学教师作业实施质量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

3. 作业负担感受轻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主观幸福感更强

学生作业负担感受是指学生对作业量、作业难度和做作业的主观感受等情况。得分越高表示学生作业负担感受越轻。以2021年初二年级学生为例,作业负担感受水平I的学生,学业成绩是472分,作业负担感受水平IV的学生,学业成绩是531分,二者相差59分。作业负担感受水平I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是3.82分,作业负担感受水平IV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是6.38分,二者相差2.56分。小学六年级、初一和初二年级的监测结果是一致的,说明学生作业负担感受轻,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更强。(见图3)由此可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不仅要减轻学生的客观作业负担,也要关注学生的主观作业负担感受。

4. 学生作业时间长短与学业成绩呈现复杂的关系

 

(1)学生非周末校内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基本呈倒U型的关系

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S市小学六年级、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平均每天校内作业时间均较长。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例,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校内作业时间1~1.49小时,学生的学业成绩是506分;学生作业时间1.5小时及以上时,学生的学业成绩反而更低。(见图4)可以看出,周一至周五,小学六年级、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平均每天校内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均呈倒U型关系,并不是学生的作业时间越长,学生的学业成绩越好。

 

(2)周末校内作业时间投入较多的初中生,学业成绩更高

监测结果显示,周末,小学六年级学生平均每天校内书面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呈微弱的倒U型关系;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平均每天校内书面作业时间1小时以内,学生的学业成绩分别是453分和436分,平均每天校内作业时间3小时及以上,学生的学业成绩均是511分。(见图5)说明初一和初二年级周末校内作业时间投入较多的学生,学业成绩更高。

(3)学生校外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基本呈负向关系

监测结果显示,周一至周五,S市小学六年级和初二年级学生平均每天校外作业时间0.5小时以内,学生的学业成绩分别是516分和511分;初一年级学生平均每天校外作业时间0.5~0.99小时,学生的学业成绩是512分。周末,小学六年级、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平均每天校外作业时间0.5~0.99小时,学生的学业成绩分别是515分、517分和517分。(见图6,图7)

从以上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小学六年级、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平均每天校外作业时间1小时以内,学生学业成绩相对较高。

 

5.学业起点较高水平学生的作业时间对学业成绩影响不大


为探究学业起点同水平学生的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将2021年初二年级和2020年初一年级同一学生、同一学科的监测成绩进行匹配,共追踪到16604名学生的相关数据。“学业起点同水平学生”是指以2020年初一学生学业成绩(标准分)作为学业起点成绩,将处于Ⅰ、Ⅱ、Ⅲ、IV四个水平中同一水平的学生定义为“学业起点同水平学生”。

监测结果显示,无论是周一至周五,还是周末,学业起点同水平的水平IV、水平III和水平II学生,平均每天校内作业时间不同,学生2021年的学业成绩均差距微弱,说明这些学生的作业时间对学业成绩影响不大。

只有水平I学生,周一至周五校内作业时间1小时以内,学生2021年的学业成绩是363分,校内作业时间2.5~2.99小时时,学生的学业成绩是404分,二者相差41分。周末,同样的两个数据相差55分(见图8,图9)。说明,仅学业起点低水平学生,作业时间长,学业成绩较高。

 

6. 学生作业时间投入与心理健康、学习品质和人际支持的关系密切

 

监测结果显示,作业时间投入处于水平I的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品质和人际支持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水平IV的学生。以心理健康为例,作业时间投入处于水平I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主观幸福感和学习压力感受上的得分,分别比水平IV的学生低0.91分、1.14分和1.62分。学生的作业时间投入过多,学生的学习压力感受较大。(见图10)

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作业时间投入少的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品质和人际支持表现更好,而作业时间投入多的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品质和人际支持表现更差,尤其是学习压力感受更重。

 

对策建议:四方合力共同解决瓶颈问题

 

 

监测数据显示,“五项管理”政策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上初见成效,但依然任重道远,目前无论是校内作业总量,还是校外作业总量,依然呈现过重的情况。在“双减”政策持续深化推进的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需要深化对作业减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需要校内校外协同联动同向同行,才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1. 严控校内外作业总量,着力提高作业效能

从2019-2021年的监测数据来看,S市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两个年级学生校内书面作业时间有所减少,但三个年级学生平均每天校内作业时间均超过国家规定的警戒线,校内作业时间仍较长。从学生平均每天校外作业时间来看,不管是周一至周五还是周末,学生平均每天校外作业时间仍然较长,并且学生校外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基本呈负向关系。因此,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作业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严控校内作业总量,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学校要建立学生校内作业总量常态化监管机制和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保障学生校内作业时间总量不超标。在严控校外作业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学校应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不盲目给孩子报补习班或额外给孩子布置其他作业,给孩子营造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2.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强化作业批改与讲解

监测结果显示,认为教师作业设计质量高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认为教师作业批改质量高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认为教师作业讲解质量高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仅学业起点低水平学生,作业时间长,学业成绩较高,其他学生作业时间对学业成绩影响不大。由此可见,提高中小学教师作业实施质量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首先,学校应深入开展优质作业设计与展示交流活动,广泛汇聚共享优质作业资源。其次,教师要提高作业设计水平,综合考虑作业目标、时间、难度、数量、分层等因素,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巩固学习的保障,给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留有思考空间,引领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层布置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最后,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

 

3.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提高学生学习品质

监测结果还显示,主观作业负担感受轻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主观幸福感更强;作业时间投入少的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品质和人际支持表现更好。因此,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不仅要减轻学生的客观作业负担,也要关注学生的主观作业负担感受。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提升;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其次,家长要给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编辑丨周利

审核丨蔡榕

声明:此文系转载,仅作为分享用。如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

苏州监测社会版报告系列

1

【苏州监测报告/短视频】2020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社会版报告专题短视频系列,欢迎转发给老师、家长!

2

【苏州监测报告/PDF下载】2020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报告出炉!

3

【苏州监测报告】2020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社会版报告发布会PPT,欢迎转发给老师、家长!

苏州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系列

1

人物心声丨我们,也是苏州工匠!

2

2021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学科工具研制启动工作会议顺利举行

3

2020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区域综合分析报告研制活动顺利召开


教育测评论文系列

1

监测大数据:给孩子们更适切的教育 —— 基于江苏省苏州市270816名初中生的学业质量监测数据

2

教育测评论文丨“停课不停学”初期全国中小学生居家学习特征剖析——基于全国五省六市(区)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调查分析

3

教育测评论文丨以监测评价赋能教育督导方式变革

苏州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系列

1

表彰分享|2020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表彰分享会圆满举行

2

优秀案例评选综述丨2020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选综述

3

优秀案例宣传报道①丨基于监测数据,以“自能阅读”四维模式撬动学生阅读素养提升

苏州市教育测评高研班纪实系列

1

以监测试题为载体,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苏州市首届教育测评高研班第四期研修活动(初中组)纪实⑧

2

以监测试题为载体,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苏州市首届教育测评高研班第四期研修活动(小学组)纪实⑦

3

西子湖畔取真经,钱塘江边话测评——苏州市首届教育测评高研班第三期研修活动纪实⑥

 


上一篇:学生个体和学校在学生实现学业抗逆中的作用——基于S市初中71948名处境不利学生的分析
下一篇:教育测评论文丨大数据教育评价:让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