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质量监测
2017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6-01-15 12:57:07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官网

以监测推进国家科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国教督办[2015]4号)精神,2017年国家将进行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为了科学规范地完成此项任务,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于2015年10月20—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质量监测首届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心主任董奇教授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中心副主任刘坚教授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质量监测专家咨询委员会6位专家(美国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柳秀峰教授、澳门大学张国祥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张俊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罗星凯教授)、来自国内外该领域近30位资深专家和学者,就2017年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与框架、测评工具开发以及相关基础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2017年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董奇校长在会上强调了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对于此次会议,董奇校长希望与会专家着眼于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综合考虑我国各地区差异;民主、平等地充分讨论与沟通;发挥集体智慧,以国际视野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追求卓越,探索和创设出更好的测评框架。刘坚教授为与会专家简介了今年已开展的数学和体育学科质量监测的相关工作,以及当前的监测报告撰写工作概况。刘坚教授指出监测框架的构建要有整体和系统的思考,确保监测工具研发、数据采集以及结果报告等系列工作能以较高的专业水准、科学规范地推进。
   柳秀峰教授、张国祥教授和张俊彦教授分别介绍了美国NAEP科学素养测评、PISA和TIMSS测评项目以及台湾科学素养测评的新进展,并着重围绕学习进阶测评、表现性测评和计算机交互式测评等主题,报告了设计原则和例题。刘恩山教授和罗星凯教授分别为与会专家报告了我国在科学素养测评方面的原有监测框架和测评工具、测评结果等内容。中心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简要介绍了当前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
与会的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王民教授、郭玉英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中心协同单位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北京、浙江等地的优秀教研员、特级教师,就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报告内容以及2017年的监测工作开展了热烈深入的研讨,并一致通过了专家咨询委员会提出的2017年监测框架指标体系和增加小规模实施表现性测评、开展计算机测评试点研究的测评方式。
   2017年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将全面监测学生科学素养,以监测推动我国科学教育研究和实践,改进科学教学和学生的科学学习,促进我国科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德育学科组首次专家咨询会顺利召开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监测与评价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德育监测计划于2017年6月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为顺利完成德育监测这一重要而又复杂的任务,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德育学科组于2015年11月2日下午在我校召开第一次专家咨询会。本次专家咨询会邀请了全国德育研究和测评领域的权威专家,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德育领域资深专家朱小蔓,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萧鸣政,《教育研究》和《中国德育》主编高宝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儒德、寇彧等。
   会议由中心副主任刘坚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董奇教授致辞,董校长强调德育监测是协同创新中心的一项艰巨任务,时间紧、难度大,迫切需要各位专家的指导。协同创新中心德育学科组组长边玉芳教授向各位专家汇报德育学科组近期的工作情况,就目前德育监测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征求与会专家意见。
   各位专家积极发言,围绕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德育监测的功能定位、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以及对未来监测工作的建议等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专家一致认为德育监测尽管面临的问题多、难度大,但意义也非常重大,希望2017年德育监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表示以后会对德育监测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
   最后,边教授总结会议内容,认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德育学科组第一次专家咨询会效果非常好,明确了德育学科组接下来的工作思路。虽然德育监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但是有各位专家的支持和指导,德育学科组会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稳步前进,保证2017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德育监测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2015:教育综合改革攻坚年 大中小学将现颠覆性变化
下一篇:学业质量标准:连接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考试、评价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