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改进教育上,要突出抓好对学生学习素养的优化工作,从更为科学和全面的要求着眼,拿出更为扎实而有效的办法。
昨天,本报一篇有关学生学习素养的“数据报道”值得一读。这份苏州首次发布的初一新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根据学习素养相关的若干项目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学生学习素养如何?这个问题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很重要,如果缺少一个基本的数据分析也是一种缺憾。苏州公布的这个结果,对全市的教育改革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笔者在采访时也发现,一些学校非常重视特色教育,也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上,还缺少更为有效的办法,或针对性不强,或顾及面不广,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因为学习素养不强而丧失学习后劲,所以加强对学生学习素养的研究与实践更显必要。
不久前,网上曝出一名沈阳教师的“检讨书”,说的是自己过去没有尊重某名学生,致使她没能继续上进的事。应该说,类似的情况在很多教师中普遍存在,这说明在学校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努力,像学习兴趣、学习持久力、善于自我检查等,每一个方面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素养能够有所提升,让他们的学习更有成效。
因此,从目前学校教育情况来看,这份学生学习素养“大数据”不仅是个“体检”,更应视为一种倒逼。学校在改进教育上,要突出抓好对学生学习素养的优化工作,从更为科学和全面的要求着眼,拿出更为扎实而有效的办法,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学生学习素养本身也有一个比较和完善的过程,比如与国外学生的学习素养评估标准相比,我们有哪些地方有优势,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这些在今后的“监测”中都要进行丰富和改进,以更科学的标准推进学校教育再上台阶。
“浇树要浇到根,育人要育到心”,苏州首次推出的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报告,为推进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相信更多的学校会抓好这个“牛鼻子”,有效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学好”,让学生学习素养获得新提升,让素质教育在科学轨道上有更好突破。
(作者:马玉林,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