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的难题,是区域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苏州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抓住评价改革这一重要支点,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维度探索教育评价改革实践路径,撬动教育良性发展,带来教育的生态之变,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评价改革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1994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以来,在完善体系、优化布局、改善条件、促进公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省内率先建立了教育目标责任书制度,每年年初市政府与各县级市(区)政府签订教育目标责任书,年末考核教育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这项制度自产生起就成为各地撬动教育发展的支点,使教育始终成为各级政府“一把手工程”而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促进苏州教育在每一个关键时期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吴江苏州湾实验小学学生去上活动课 苏州下辖所有县(市、区)分别于2007年率先通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2013年率先通过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教育普及水平和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省优先领先、率先争先的位置。 2014年,为让这项制度重新焕发生命力,在区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合作机制,尝试对这一考核体系进行改革。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采用大数据监测方式,建专用数据平台,设18条指标共100个监测点,进行年度县域教育发展状况大数据体检,出具一家一本的教育目标责任履行情况年度监测报告。 2020年以来,对县(市、区)政府考核中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采用县级政府年度教育履职清单模式,每年年初下发县级政府年度教育任务履职清单,年末对照任务清单进行评价考核。 工业园区开展以“双减”背景下区域教育生态重构和教育督导创新为主题的系列专项督导 教育质量监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以监测大数据全面测量、描绘并把脉苏州教育生态的健康状况,构建了以“高境界的监测目标、高信度的监测数据、高效能的数据加工、高质量的监测报告、高内驱的结果运用”为特征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先行先试:以教育质量监测探索区域教育评价改革 在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2014年,苏州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成立了独立建制、全员配置并专门从事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事业单位——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启动了构建“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教育督导体系的地方教育评价改革实践。 2015年,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帮扶下,正式启动了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2018年起,苏州正式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业质量监测工作。以2021年为例,苏州采用“学校全覆盖、学生全参与、学科等比例抽样、相关因素全测”的方式,实现了对全市285所初中30.7万学生和2.1万教师的学业质量监测,并通过数据倒追的方式获得了501所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的学业质量监测结果。 截至目前,苏州实现了面向全市初中学生的连续追踪监测,累计参测学生超过160万人次,累计发放10000余份各类监测报告,高质量的监测大数据正在为苏州教育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优化教育生态提供重要支撑。 ◎体系构建:全面描绘区域教育生态健康状况 苏州教育质量监测从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业增值、学生相关因素、教师相关因素”四个维度中,精选24个关键指标,构建了以学生学业发展为核心的、具有“结构意义”的苏州教育生态健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整合了学生个体、家庭教育、教师教学和学校发展四个层面的发展情况,围绕“学习性质量、增值性质量、生命性质量和发展性质量”四个方面来评价区域和学校教育生态健康状况。 现已运行的监测大数据展示系统用导航地图的方式呈现大市、区域和学校三个层面各类监测数据,对区域和学校的教育生态健康进行纵向全过程、横向全要素的一体化呈现,精准描绘高质重负、低质轻负、高质低压、低质高压等不同类型学校的特征画像,实现对区域和学校的教育生态的“健康体检”和“数字画像”。 ◎技术迭代:研发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的“超大型CT” 苏州教育质量监测积极探索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运用,构建了包括“工具研发、指标研制、组织实施、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6大环节在内的智能技术运行闭环。每年快速迭代,不断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规范化、流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依托监测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构建了数据化的区域教育生态空间,为区域和学校的教育生态提供了多维度、立体化、多层次的数字画像,帮助区域和学校在数据化的区域教育生态空间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了解自身教育生态的发展态势。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苏州实现了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业质量健康的连续“追踪体检”,打造了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的“超大型CT”。 ◎结果运用:构建内需驱动的靶向改进机制 每年的学业质量监测都会形成大市、区域、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的监测报告,在此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与监测中心联合组成专家团队,通过协商共研、量质互证,进一步形成各类综合分析报告和专题分析报告,综合发挥监测结果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 苏州还以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选为抓手,构建内需驱动的自主靶向改进机制,推动区域和学校通过“研读数据-精准诊断-合理归因-科学寻策-靶向改进-后效检验”六个环节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区域和学校过程性自我诊断和自主性改进。2021年,全市近400所中小学校自主申报优秀案例1027项,立项593个。 苏州通过8年的实践探索,已初步建立了具有“国际视野、国家标准、苏州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实现了决策改进从“经验驱动”转向“证据驱动”,教育研究从“现状描述”转向“因素挖掘”,教育评价从“考分排序”转向“多元评价”,教育理念从“聚焦分数”转向“优化生态”,推动社会对教育认识从“成绩排名”转向“全面发展”。 ◎多元评价: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苏州市教育局通过设立集团化办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苏派课堂教学等改革项目,并以学校自愿申请加盟的方式组建项目学校共同体,推进项目实施,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更好更优质。 此外,在对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绩效考核管理中,坚持正确评价导向,多维度考评,在考核中综合考虑同行评价、社会评价、领导评价、处室评价以及相关加分因素。不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进一步严肃宣传纪律,严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真正实现教育评价的多元、多维度。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深入开展“廉洁从教”经常性教育,印发《苏州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手册》,引导教师主动追求师德高线、恪守师德底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突出问题持续专项治理,重点纠治“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取酬、顶风违纪有偿补课(有偿家教)和违规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等师德失范苗头性问题。强化师德考核,联合公安部门核查全市申报教师资格认定人员、新入职教师的无违法犯罪情况,会同纪检、监审部门审查“姑苏教育人才计划”“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对象的党风廉政情况,对不合格人员一律取消资格。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聘请昆曲专家开展课后服务昆曲班 ◎确立教育教学实绩导向 完善幼儿园教师评价体系,把专业能力考核纳入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考核范围。 开展教师专业素养竞赛,逐步建立、完善“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状况”的数据库和测评系统,促进教育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基于“标准、评价、改进、提高”的教育教学质量诊断、改进系统,由学校通过“中小学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评价管理平台”分校进行实施,由苏州市教科院对调研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梳理并向学校进行反馈。 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优秀双师型教师”评选活动。开设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坚持实施素质教育、质量第一、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导向,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 “苏州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研究基地”签约 ◎营造教师发展良好环境 优化绩效考核,提高激励内生动力。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要求各地健全长效联动机制,核定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向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教师倾斜。 全面完善中小学教师收入增长与评价奖励机制,不断优化姑苏教育人才、骨干教师、班主任、校长、课后延时服务等教育专项精准奖励。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严格按照《姑苏教育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苏委办发〔2017〕77号)精神落实人才评审工作,采用教育教学实绩的指标化测评、教学能力竞争性评估、讲学答辩等多种方式考察人才,人才政策2次提档,共有500人入选“姑苏教育人才计划”。 严格贯彻落实《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等相关规定,按照规定程序开展教师招聘工作,多渠道信息公开,形成了“社会招聘、校园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招录机制,“十三五”期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成熟骨干教师来苏从教,共补充教师2.7万人。 2015年,苏州大力推进全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评价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以“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契机,构建了符合中小学生成长规律的“阳光指标评价基本框架”。 苏州中学学子在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上表演“苏绣” 充分借鉴上海的“绿色评价”的指标体系,将“阳光指标”的理念引入苏州市教育评价体系,阳光指标评价主要从“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分项评价,每个方面都明确评价内容的基本内涵指向和观测点。不仅关注学生发展的结果,也强调发展过程应该是“快乐、自信、充满朝气”的,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成长过程”,其结果不仅是获得知识、发展体能,还要形成阳光的个性。 通过该系统的综合性分析,将为每名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评价报告,不仅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测量,还对影响学业发展的原因进行诊断,综合评价学业质量,从发现问题到改进问题,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最终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劳动教育 2020年以来,坚持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品格锤炼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养成为目标,以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基础教育生态为取向,在聚焦现实、问题导向、价值引领的基础上,着力于学生思想品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系统培育。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改革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2021年12月31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江苏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 ●2022年2月24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用人评价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实施意见》作为配套文件。 转自丨苏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