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监测动态 > 监测运用
优秀案例评选综述丨2020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选综述
发布时间:2021-02-02 17:06:48

作者:罗强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一、组织优秀案例评选的目的意义

 

(一)探索监测结果运用的“案例研究”模式 

 

组织优秀案例评选的目的,在于推动区域和学校构建基于监测数据的过程性自我诊断和自主性改进机制。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始终坚持把构建高品质的监测作为追求目标,高品质的监测主要由四个“高”组成,包括高境界的监测目标、高信度的监测数据、高质量的监测报告和高效能的结果运用。其中,前三个“高”是大数据后面的“0”,最后一个“高”是大数据前面的“1”,可见,监测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结果运用。我们把结果运用称为监测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而推动结果运用的责任主体是区域和学校。

 

 

(二)帮助学校找到可操作、可改进的抓手和着力点 

 

关于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与区域、学校在监测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形象地用”一”和”九”来描述,如一分监测九分运用、一分预警九分改进、一分外推九分内驱。监测结果运用的重心落实在责任主体身上,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则发挥推动作用——推动责任主体开展基于监测数据的过程性自我诊断与自主性改进,帮助区域、学校找到可操作、可改进的抓手和着力点。

 

 

二、优秀案例评选组织实施情况

 

(一)案例申报立项 

 

2020年4月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关于2019年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选的通知,共收到各区域和学校积极申报的716个案例,和上一年相比增幅为74.6%;经初审,450个案例获得立项,和上一年相比增幅为56.8%。其中立项案例中涉及多个学科和内容。(详见表1)

 

表1  2020年案例立项统计

 

(二)案例专家评审


2021年1月上旬,监测中心聘请行业内权威专家进行评审,按照评价指标、评审说明进行严格评审,并根据申报案例的选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等标准进行严格评定,实行两轮淘汰制。最终,评出一等奖43项,二等奖86项,三等奖139项,获奖率近60%。(详见表2)

 

表2  专家评审评价指标

 

(三)案例表彰分享 

 

评审结果公布后,监测中心面向全市组织了优秀案例表彰分享会,对在本次评选中表现突出的案例进行公开表彰,并邀请优秀代表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表彰分享会后期还将以线上分享的形式,邀请8名优秀案例获奖代表进行线上经验分享与交流,届时各地、各校可在线观看学习。希望通过表彰分享会这一交流学习平台,各地、各校能够借鉴优秀案例的经验与做法,为切实推进监测结果运用、深化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全面提高苏州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三、推进模式与成功经验

 

(一)区域推进模式

 1

发挥职能优势,撬动全区发展

区域高度重视监测结果的有效运用,通过组织区域调研、融合课题研究、改进评价标准等措施,有力推动学校教学改进的开展。典型案例如姑苏区吴涧石老师的《监测结果运用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研究小组以2019年监测结果为依据开展研究,具体路径如下——首先,组织区域调研,分析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核心素养水平,着手进行大数据分析,寻求更佳的提升途径;其次,成立实施小组,以教研员为领衔人,成立由姑苏区小学科学学科中心组成员和学科高级研修班成员组成的研究小组;第三,融合课题研究,将省级课题“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与本案例进行结合;第四,改进评价标准,修订“姑苏区小学科学教学常规要求”,“姑苏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姑苏区小学科学备课评价表”“姑苏区小学科学作业评价表”,变革小学科学教学方式,推进全区学业质量提升。

 

 2

加强平台建设,丰富学习资源库

区域进行资源开发和平台建设,构建课内、课外融通的学科内容体系,加快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本区域教师的共同发展。典型案例如太仓市杨惠娟老师的《依托质量监测,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研究小组通过构建课内阅读资源文本库、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科知识拓展阅读资源库、数学阅读导读微课资源库、基于“书香悦读”平台的语音导读资源库,为区域内所有小学提供丰富的数学阅读资源,从而达到助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目的。

 

 

(二)学校推进模式

 1

打通课内课外壁垒,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学校注重打通课内课外的壁垒,把学生各种时间、空间获得的经验唤醒与激活,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素养。典型案例如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张益平老师的《基于监测结果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策略研究》,基于校本课程《故事英语》,开展“绘本微课看起来、故事词汇建起来、经典故事读起来、朗读能力评起来”等课内学习和“故事朗读比起来、绘本小书做起来、中外故事演起来”等课外活动,将校本课程的课内外教学融会贯通,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阅读素养。高新区金色小学校宋进老师的《指向提升思维品质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将课内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打通课内外阅读的壁障,将课内文章、课外文章以及课内、课外文章进行组合,通过求同、整合、比异、判断等阅读策略,比、对、读、议等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思考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2

立足学生实际,实施差异教学

学校基于个体差异,立足学生实际,实行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典型案例如苏州市草桥中学校孔颖老师的《多途径提高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在乐学善学中实现进步与发展》,针对英语阅读能力较弱的班级,开展课内“画”配音、课外“趣”配音活动,提升基础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针对英语阅读能力适中的班级,开设《典范英语》7-8阅读系列,要求学生每周至少选读一本读物,既能积累地道的英语词汇,又能了解英美文化,加深理解与感知世界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思维;针对英语阅读能力较强的班级,开展presentation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注重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通过上述措施实施学生差异化教学,实现不同学生群体的优质均衡发展。

 

 3

挖掘校园文化资源,融入学科元素

学校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将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资源相融合,促使课堂知识回归生活,从而加深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典型案例如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束佩芳老师的《知之、好之、乐之,内力驱动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学校通过精心设计具有生活气息、数学味道的文化环境(如数学文化长廊、数学文化大厅、数学主题黑板报等),营造出浓烈的数学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此外,学校注重挖掘校园中的“数学因子”。校园里很多元素都包含了数学因子,比如一些体育测试器材,包含了数学的计算问题;校园中间隔排列的松柏可以研究植树问题;用黑板报作素材估计面积、估计所占比等,教师注重利用这些校园中的“数学因子”,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

 

 4

优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优化评价方式,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及发展趋势。典型案例如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卞向飞老师的《做中“正”学,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业水平提升最近助力区》,针对学业质量监测反映出的薄弱环节,制定、形成《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科研素养、改进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结合小叮咚成长银行,完善了“福前叮咚银行”学生动态评价体系,透过评价落实规范,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在规范学生个人学习行为、班级行为的基础上,评价的内容更加细化,用储存与支付的形式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

 

 5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通过建立家校合作联动的机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实施改进措施,通过家校携手努力、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典型案例如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小学校楼靖怡老师的《指向人文底蕴的文化积累教学改进的反思与行动》,学校借助“成大朗读之声”指导亲子阅读,为学生和家长推荐优秀的经典书目,引导学生汲取人文知识,涵养人文底蕴,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学业生态。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金明、蔡雪琴老师的《于“学业负担”之据,探究“家校减负”之举》,学校通过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化、建立家长学校、组建家委会、开展家校合作活动等方式,密切家校合作,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形成育人合力,在减负增效工作上,取得一定成效。

 

 

四、构建基于监测结果的自我改进系统

 

(一)监测指标体系 


学业生态是教育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它以学生学业发展为核心,重点关注学生个体的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影响学生学业发展的“结构意义”的质量指标。我们希望通过基于监测大数据的学业生态健康指数,刻画区域和学校学业生态的典型特征。2020年学业生态健康指标框架更加注重指标的典型性、多维性、过程性和发展性,构建以学生学业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健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中包括了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由学业水平、学生相关因素、教师相关因素关键指标组成了苏州市学业生态健康指标。

 

 

(二)自我改进系统导向 

 1

问题导向——诊断并改进教育教学中的短板

研究监测报告中的预警数据,诊断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短板。努力挖掘数据背后人与事的细节、情与理的逻辑,以做到对问题的预警预判。

 2

目标导向——寻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

2021年1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抓好体育、美育文件的落实,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五级学校体育竞赛制度;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持续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把劳动教育清单丰富起来。这些关注点也是我们学业质量监测相关因素问卷中的重要指标与监测点。通过监测这些指标,我们努力寻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做到以目标引领发展。

 

 3

效能导向——优化并升级学习行为中的效能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还提出,要坚持眼睛向内抓治理,切实解决好课堂内教不到位的问题;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业负担,优化并升级学习行为中的效能,将学生的发展与学习行为进行关联分析,尊重学生成长和学习规律,注重学生发展效能指标,做到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有效率。

 

 

(三)自我改进的研究方向 


自我改进系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与学生学业质量息息相关的几个方面,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方向一,改进教师的教,如分层教学、精准指导;方向二,改进学生的学,如有效投入、深度学习;方向三,改进家长的助,如合理投入、身心发展;方向四,改进学校的管,如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师生关系的改善等。

 

 

五、新一轮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展望

 

(一)评选范围 

   

各县(市、区)基于2020年区域监测结果运用的各类跟进式改革案例;各学校基于2020年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及相关因素监测结果运用的跟进式改革案例。

 

(二)选题要求 


参评案例应重点聚焦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管理改进基于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改进两个方面,探索分学科、分学段或跨学科、跨学段的核心素养发展与培养,促进学校管理方式、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三)评选标准及步骤


评选标准主要是各个基于监测结果的案例研究需要同时具备精准性、科学性、实效性、推广性,既有研究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有对实际学生学业质量改善和提升作用。评选步骤主要由选题申报、中期推进、总结参评、评审公示、表彰推广五个环节组成。

 

 

随着2020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结束,监测结果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如何运用监测数据,更精准地进行教育教学改进是我们将长期思考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聚焦在以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与教育质量提升上,努力做到对每个孩子成长有帮助、让每所学校进步有阶梯,为建设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苏州教育现代化新形态做出更大的贡献。


1

END

1

 

编辑丨许士中

审核丨于飞飞

教育测评论文系列

1

学业质量监测增值评价模型的探索 

2

苏州经验丨大数据:以质量监测透视区域教育生态 ——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的实践探索

3

教育测评论文丨让评估监测成为教育督导体系的有力支撑

4

教育测评论文 ‖ 高品质:教育质量监测的目标追求

5

教育测评论文 ‖ 基于区域学业质量监测的教育生态关系研究

 

教育测评高研班纪实系列

1

西子湖畔取真经,钱塘江边话测评——苏州市首届教育测评高研班第三期研修活动纪实⑥

2

高研班纪实⑤ 丨苏州市首届教育测评高研班第2期研修活动精彩呈现

3

高研班纪实④丨苏州市首届教育测评高研班第2期研修活动如期而至

4

高研班纪实③丨苏州市首届教育测评高级研修班精彩继续

5

高研班纪实②丨苏州市首届教育测评高级研修班精彩回顾!

6

高研班纪实①丨苏州市首届教育测评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

 


上一篇:优秀案例宣传报道②丨聚焦质量监测,打造优质高效的集团化办学力量
下一篇:优秀案例 ④丨基于质量监测结果,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