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罗强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
一、监测工作简要回顾
2015年,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启动“帮扶放——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三年合作项目,开展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从三年前的合作到2018年开始的“独立自驾”“自驾创新”,自主确立了“知识+能力+素养”监测框架,以用时一天,学校全覆盖,学生全参与,学科等比例抽样为特点,初步构建了一个区域教育健康体检的“超大CT”。2019年参测学校总数262所,参测学生总数256548名,报告种类有基础数据报告、学科数据报告、学生相关因素报告、教师相关因素报告、优质学校报告、小学追踪报告、区域综合分析报告等。
五年来,中心坚持以“高品质的质量监测”为追求,坚持“高境界的监测目标”即坚持从育分走向育人,从应试的教育走向适合的教育;坚持“高信度的监测数据”,参测学生累计达到了130万人次,监测数据超过2.8亿条;坚持“高质量的监测报告”,累积发布监测报告7000余份。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仅有大数据和堆积如山的报告离成功的质量监测还远远不够。要打通监测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就必须实现高效能的结果运用,这也是监测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来探索监测结果在区域、学校层面的运用路径和模式。
二、优秀案例评选组织实施情况
● 案例申报立项
2016年起,发布《关于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以此作为深化监测结果运用的重要举措和抓手。到今年为止,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四年。2019年3月中心发布了关于2018年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选的通知,共收到各区、各校积极申报的410个案例,经初审,287个案例获得立项。其中立项案例中涉及多个学科和内容。(详见表1)
表1 2019年案例立项统计
● 案例中期推进
2019年11月,中心组织人员前往觅渡中学和草桥中学开展市直属校优秀案例推进工作,来自15个学校的35个案例负责人参加了推进会,中心就各案例研究进展情况、存在问题、需求帮助等方面进行了解和记录,并给予相关建议与方向指引,有效推进案例研究的顺利进行。
● 案例专家评审
聘请行业内权威专家进行评审,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评价指标进行严格评审,并根据申报案例的选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等标准进行严格评定,实行两轮淘汰制。(详见表2)
表2 专家评审评价指标
● 案例表彰分享
对在本次评选中表现突出的案例进行公开表彰,并邀请优秀代表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详见表3、表4)希望通过分享会这一交流学习平台,各地、各校能够学习优秀案例的经验与做法,为切实推进监测结果运用、深化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全面提高苏州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表3 公开表彰
表4 经验分享
三、优秀案例评选的意义
优秀案例评选的意义在于推动区域和学校构建基于监测数据的过程性自我诊断和自主性改进机制。各地、各校以监测结果为导向,以区域或学校实际为依据,利用各类考试成绩、问卷调查或访谈结果,深入解读测评数据,全面把握本地或本校教育发展的“真状况”,精准诊断本地或本校急需解决的“真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细致制定改进方案,有效实施改进手段,及时开展后效测评和数据追踪,探索基于监测结果应用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方法。
● 推动基于监测数据的过程性自我诊断
典型案例如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王飞老师的《前测+后测,精准化实现语文能力提升》,通过对2018年监测数据深入研读和诊断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校内自我体检,全面准确把握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状况,通过丰富前测形式、精研前测结果、科学实施改进、后测数据检验四个步骤,利用预习单、谈话法、分析法等方法,找准学生学业发展的“痛点”,来了解学生认知差异,落实分层教学;发现学生学习困惑,突破教学难点;关注知识联系,串联教学内容;总结共性问题,调整教学重心;注重检测题目设计与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差异,从而进行科学施策,有针对性地靶向改进。
又如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张益平老师的《基于监测结果提升小学生英语词汇运用能力的策略研究》,借助于大市监测数据,进行诊断学校学生学业发展中存在的词汇运用与英语学习方法存在不足问题;借助区域监测数据,进行诊断学生缺乏单词记忆策略,教师在策略指导上不足。针对诊断的问题,实施跟进式教学诊断、改进,如加强学生词汇记忆方法指导; 加强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加强阅读课词汇教学策略探讨; 加强词汇试题创新性和有效性。再通过前后测数据对比,验证成效,说明研究改进的成效。
● 推动区域基于监测数据的自主性改进
1. 发挥职能优势,撬动全区发展
区域高度重视监测结果的有效运用,积极发挥行政职能优势,及时召开监测报告分析会认清不足,组织区域调研、开展专题研讨等分享经验,有力推动学校教学改进的开展。典型案例如姑苏区王琪老师的《小学语文“文学文本”阅读能力培养》,根据2018年度监测结果,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依据各项数据全面剖析各类学生学业发展情况,并详细提出相应教学管理及实施意见,帮助学校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改进举措;及时开展管理交流会,全面启动学科教学质量“月研讨”活动,全面聚焦学科分管行政教学领导力,通过组织开展示范教学、听课评课、举措交流、难点共议等研讨活动,切实提质“关键少数”,撬动全区发展。
2. 注重中小衔接,突破教学重难点
为了引导学生顺利过渡中小学阶段学习,实现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区域进行积极探究,为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典型案例如工业园区杭瑛老师的《中小衔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杭老师通过分析2018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报告,发现园区小学数学虽然整体高于大市均值,但是个别分维度较低,存在问题,因而追根溯源寻找突破点,因此通过理清脉络,夯实学生基础;通过自编教材,丰富扩充内容;通过课堂实践,优化教法学法;通过总结反思,形成有效策略等四大步骤,来研究区域教育中的中小衔接问题,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达到助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
3. 深入课例研究,引领课堂教学
区域将“课例研究”这种教师团队式、基于日常时间和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运用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中,探索课堂教学不同课型的特点,解决日常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典型案例有张家港市张萍老师《基于学业质量监测结果的区域初中英语课堂内分层教学课例研究》,针对本区域初中学生英语底子薄弱现状,采取了以课内分层解决教学难点、以教学主张促进理念转变、以课例研究引领课堂教学、以考试评价促进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对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落后情况,引领课堂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区域学生英语能力全方位提高和改进。
● 推动学校基于监测数据的自主性改进
1. 立足学生实际,实施差异教学
学校基于个体差异,立足学生实际,实行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实现不同学生群体的优质均衡发展。典型案例如吴中区尹山湖中学吕敏敏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合监测数据,通过具体举措,如初一年级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跳读,抓关键信息的能力;初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找中心句,选标题等概括大意的能力;初三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巧阅读篇幅较长或者不同题材内容的能力。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教学,进行区域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丰富校本课程,开展特色教学
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学生兴趣需要以及知识体系的现实情况,创造性地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并进行有效推进,能有效落实学校办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典型案例如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宋卫群老师的《在读写共同体的实践中生长》,宋老师通过编写校本教材《诗诵晨韵》,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读写课程,让学生享受其中,推动阅读成为常态化,并通过常规读写课程、活动课程、班本化读写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读写课程的影响力延伸到了家庭和社会。
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通过建立家校合作联动的机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实施改进措施,通过家校携手努力、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典型案例如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学校张雄锋老师的《构建“慧爱”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研究》,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背景调查、制定“分类型”家庭教育指导方案、构建“套餐式”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生活化家庭教养实践、创新参与式家庭教育指导环境、打造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团队等方式,构建全方位的“慧爱”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提升。
四、构建基于监测结果的自我改进系统
● 理论支撑
当前苏州教育切实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目标。我们认为要想更加公平就必须守住底线,更有质量需要提升上限,人民满意就必须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难题,为此我们的共识是如何让学生的努力更有效能和价值。采取的基本策略是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基本路径是用数据思维、用数据诊断、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改进。
● 监测指标体系
学业生态是教育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它以学生学业发展为核心,重点关注学生个体的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影响学生学业发展的“结构意义”的质量指标。2019年学业生态健康指标框架更加注重指标的典型性、结构性和发展性,构建以学生学业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健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中包括了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由学业水平、学生相关因素、教师相关因素关键指标组成了苏州市学业生态健康指标。
● 自我改进系统导向
1.问题导向
研究监测报告中的预警数据,诊断并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努力挖掘数据背后人与事的细节、情与理的逻辑,力争做到问题能够预警预判,并能标本兼治。
2.目标导向
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检验并提升办学目标的达成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着眼当下,又面向未来,做到目标引领发展。
3.效能导向
结合教育成本,优化并升级学习行为中的效能。将学生的发展与学习行为进行关联分析,尊重学生成长和学习规律,注重学生发展效能指标,做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 自我改进的研究方向
自我改进系统的方向主要集中在跟学生学业质量高低息息相关的几个方面,如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方向一,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如分层教学、精准指导;方向二,可以改进家长的助,如合理投入、身心发展;方向三,可以改进学生的学,如有效投入、深度学习;方向四,可以改进学校的管,如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师生关系的改善等。
五、新一轮优秀案例活动展望
● 评选范围
各县(市、区)基于2019年区域监测结果运用的各类跟进式改革案例;各学校基于2019年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及相关因素监测结果运用的跟进式改革案例。
● 选题要求
参评案例应重点聚焦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管理改进和基于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改进两个方面,探索分学科、分学段或跨学科、跨学段的核心素养发展与培养,促进学校管理方式、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评选标准及步骤
评选标准主要是各个基于监测结果的案例研究需要同时具备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既有研究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有对实际学生学业质量改善和提升作用。评选步骤主要有选题申报、总结参评、评审公示、表彰推广等五个环环相扣的流程。
随着2019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结束,监测结果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如何运用监测数据,更精准地进行教育教学改进是我们将长期思考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聚焦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上,聚焦在以数据驱动教育教学的改进上,努力做到让每个孩子成长有帮助、每所学校进步有阶梯,为建设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苏州教育现代化新形态做出更大的贡献。
1
END
1
2019年度苏州市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
1.表彰分享|2019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表彰分享会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