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课题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苏州市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的调研报告(二)
发布时间:2018-12-06 19:14:13

 

基于核心素养的苏州市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的调研报告(二)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考试与评价研究院 张会杰

 

 

 

 

三、核心素养测评体系的建设状况及发展水平


 

 

 

01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本校教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使命感

 

素养是一种灵活调动知识技能与态度价值观等认知与非认知资源,满足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83.3%的教师认为本校教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使命感。约91%的一线教师认为“体现核心素养的题目应具有学科知识的整合性”以及“体现核心素养的题目应源于实际生活的各类情境”。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三类学校中,普通初中的教师对本校教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感的认同度大幅度低于普通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水平越“薄弱”的学校,教师们高度认同本校教师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使命感的比例相对越弱,比例为18.8%。办学水平越“优秀”的学校,教师们高度认同本校教师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使命感的比例相对越强,比例为27.1%。办学水平“优秀”的学校,教师们相对最认可学校当下的测试评价,认为与核心素养理念基本一致,持这一立场的教师接近80%。

 

相对而言,女性教师相比男性教师在本校教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感方面的评价更加乐观一些。从教时间在“5年以下”“5-10年”的教师对本校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感方面的评价更加乐观。相对而言,从教时间在“20年以上”的教师的认同度最低。“未定”职称和“初级”职称的教师相比“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对本校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感方面的评价更加乐观。值得关注的是,中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在此问题上的看法最为保守,30%的高级职称教师不确定或不认为本校教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使命感。

 

 

02

近八成教师认为本校有丰富的习题资源

 

 

在题库与习题资源建设方面,一线教师79%认为本校教研组、备课组有丰富的习题资源。64%的教师认为本校有适合自己学生的测试习题库。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三类学校中,普通初中教师认为本校教师有适合自己学生的题库的比例大幅度低于普通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近47%的初中教师不清楚自己学校是否有,或者明确表示本校并没有适合自己学生的题库。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仅有23.6%。

三类学校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5.2%的教师表示本校教研组、备课组有丰富的习题资源,这一比例大幅度高于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薄弱”学校教师认为本校有适合自己学生的题库方面的比例相对最低,薄弱学校45%的不清楚或者明确表示本校并没有。办学水平“一般”“优秀”的学校不清楚或者明确表示本校没有适合自己学生的题库的比例也超过1/3。“薄弱”学校教师认为本校教研组、备课组有丰富的习题资源的比例相对最低,薄弱学校25%的不清楚或者明确表示本校并没有。办学水平“一般”“优秀”的学校不清楚或者明确表示本校教研组、备课组没有丰富的习题资源的比例大约为20%。

年龄在“5年以下”“5-10年”的教师对本校是否有适合自己学生的题库以及本校教研组、备课组是否有丰富的习题资源的看法较大幅度地高于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职称越低,教师对本校是否有适合自己学生的题库以及本校备课组、教研组是否有丰富的习题资源的感知越乐观。

 

 

03

六成多教师认为本校建立了测评体系

 

63%的教师认为本校建立了测评体系,并能及时向学生提供测评报告,其余37%的教师不清楚或者明确表示本校并没有建立这样的测评体系。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中,78%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认为本校建立了测评体系,并能及时向学生提供测评报告,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这一比例仅为52%和58.5%。学校办学水平越高,认为本校建立了测评体系,并能及时向学生提供测评报告的比例相对越高。

年龄在“5年以下”“5-10年”的教师对本校是否建立了测评体系,并能及时向学生提供测评报告的看法较大幅度地高于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职称越低,教师对本校是否有适合自己学生的题库以及本校教研组、备课组是否有丰富的习题资源的看法越乐观。高级职称教师中,只有47.5%的教师认为本校建立了这样的测评体系,其余52.5%的教师不清楚或者认为本校并没有这样的测评体系。年龄在“5年以下”“5-10年”的教师对本校是否有适合自己学生的题库以及本校教研组、备课组是否有丰富的习题资源的看法较大幅度地高于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

 

 

04

一定比例的教师认为一线教师命题能力未提升

 

 

访谈过程中,一线教师大都表示,信息时代网络发达,资源获取非常便捷,但这些不能代替自己的命题。就一线教师对教师群体整体命题能力的变化趋势而言,73.8%的教师认为一线教师命题能力变化趋势“有显著提升”或“有一些提升”,其余超过1/4的表示“说不清”“有一些下降”和“有显著下降”。如图9所示。

 

表示“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自己原创命制试题的教师分别占11.2%和54.9%,两者合计比例为66%。其余略高于1/3的一线教师表示“无所谓”“不太愿意”和“不愿意”,如图10所示。之所以在自己原创命制试题方面的个人意愿不强,主要的原因在于“命题这个基本功,很是增添老师负担。”

 

 

四、教师对核心素养本位测评的意愿与期待

 

 

01.绝大多数教师愿意接受与命题相关的培训

一线教师就职前接受过“与命题相关的培训”的比例为36.6%,就职后接受过相关培训的比例为50.7%。一线教师命题相关的培训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如图11所示。

在一线教师是否有必要接受命题能力的培训方面,44.8%和42.1%的教师表示“十分必要”和“比较必要”接受“与命题相关的培训”,两者合计比例近87%,如图12所示。九年一贯制学校91.5%的教师持肯定立场,该比例较大幅度高于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越高,教师们越认为一线教师有必要接受命题能力的培训。

 

       
   

一线教师普遍反映,当前中考相关专题培训缺乏、考试信息的公开程度不高。初中教师纷纷表示,中考一结束,教师们都会非常自觉地找来中考题目,仔细分析研究。不过,教师们的研究多凭经验和直觉理解,加之中考相关的专题讲座和培训较少,客观上抑制了一线教师对考试的理解起点以及命题选题能力的有效提升。

教龄在“5年以下”和“5-10年”的教师认为一线教师有必要接受命题能力的培训的比例较大幅度高于10年教龄以上的教师。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比例最低,为82.5%,如图13所示。

 

_
   
 
 
_
 
_

“未定级”和“初级”教师认为一线教师有必要接受命题能力的培训的比例一定程度高于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中级职称的教师比例最低,为85%。

 

02.办学水平越“优秀”的学校,教师参加过核心素养主题的培训或研修活动频次相对越多

 

过去一年里,53%的教师们参加过1-2次核心素养主题的培训或研修活动,近1/3的教师参加过3次以上,也有14.7%的教师表示没有参加过。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在参加核心素养主题的培训或研修活动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普通初中的教师参与的频次最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参与频次最多。办学水平越“薄弱”的学校,教师参加过核心素养主题的培训或研修活动频次相对越少。学水平越“优秀”的学校,教师参加过核心素养主题的培训或研修活动频次相对越多。教师参加相关活动的频次在“3-5次”“5次以上”的比例随办学水平的提升而依次提高。

 

03.高利害考试直接影响着教师们的命题行为

基于核心素养的一线教师命题能力的自觉动力来自教师对相关行为收益的预期。高利害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强大,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命题行为。高利害考试更多体现核心素养,一线教师的命题选题必然会与之靠拢。

也有老师指出,现在的中考命题,考试院出题,命题人员有的不是一线老师,不了解下面的行情,不知道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到底什么情况。在一线教师心目中,各级教研室的教研队伍与考试院的命题队伍之间彼此独立甚至隔离,在共同致力于精准测评方面没能有效形成合力。

整个教育链条中一线教师的命题处于下游,要整体改善一线教师的命题行为,提升一线教师的命题能力,首先要提升上游的作为指挥棒的高利害考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高利害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强大,对一线教师的命题行为改善与命题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设计更好的更能体现核心素养的高利害考试,通过其反拨作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也是提升中小学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试题命制及选编技术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完)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转自I《教育新常态》总第15期2018年第3期

*《教育新常态》由苏州市教育评价学会   主办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XSZ

 


上一篇:太仓的桥——基于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形状与结构》单元的梯度教学
下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苏州市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的调研报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