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论文分享
博物馆课程综合测评观感
发布时间:2018-11-12 20:16:13


博物馆课程综合测评观感


尤里卡教育  张晓扬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一项面向小学生的学业质量综合测评工作,由于我从事的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博物馆研学工作,因此,受邀成为了该综合测评项目中博物馆课程的评委。

按照博物馆课程的测评流程设计,在40分钟的课程学习及测评中,学生首先需要当场观看两段介绍博物馆的视频,然后完成学案上关于这两段视频的现场测试,测试题型不只是孩子们熟悉的填空题和选择题,而还包括小组讨论、记笔记等考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非智力能力的“题型”。接受这次综合测评的都是这个城市非常优秀的孩子们,这让我有许多想和大家分享的感受和故事。


一、“记笔记”的技能


LIFE IS  



  THE POEM


为了考察考生做笔记的能力,试卷上也留出了专门的笔记区域,考生们需要边看视频、边做笔记。为什么要考察考生做笔记的能力呢?从我的角度看,现在的孩子,学习机会太多了,尤其还有许多碎片化学习的机会,比如,父母朋友圈的各类音频课、专家讲座,以及书架上的各类书籍。在这些孩子长大后的日子里,最重要的并不是谁知道的“信息”多,而是谁更可以高效率吸收和加工碎片信息、帮助自己不断完善和优化知识结构。笔记是吸收知识的重要方法,也能够可视化的展示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

然而,每个考场中总有2-3个(10%左右)孩子,完全无视试卷对笔记的要求,一下子就翻到后面的试题区,一边看视频一边答题。这样一来,首先笔记分是肯定拿不到的了,哪怕后来反应过来知道笔记也是要打分的,匆匆做几笔笔记,最多只能拿到笔记区的最低分。其次,那些走捷径不做笔记、一边看视频一边做题的孩子会很快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是“视频里说什么,就填写什么”,这是低阶思维而已。有的选择和填空,是基于更深一层次理解的。不做笔记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消化视频里学到的知识,所以碰到基于理解回答的题目,几乎都错了。


近200个孩子,90%做了笔记,但只有不到10%的考生是“会做笔记”的。他们对笔记区做了划分,每个环节的笔记做在了自己划分出的不同区域,并使用了各种形式的思维导图(包括2-3层大括号的形式),较高效率的完成了笔记。

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做笔记时记录了完整的句子,主谓宾都很全的句子——这说明他们平时没有参加过做笔记的训练。不到一半的孩子知道要记录关键词,使用了各种符号(箭头、破折号、bullet points等)比较高效的记录了关键词。

 


以上是孩子们做笔记的一个相对客观的反应。然而,我发现,笔记的水平和答题正确率与质量并不完全相关。换句话讲,并不是笔记质量高,就一定能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发挥出色。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个孩子笔记质量很高,甚至用了很不错的笔记结构,但他/她在后面的客观题却正确率低,主观题也完全没打开思路,甚至没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在这份答卷的背后,我似乎能勾勒出一个曾经上过思维训练培训班、任务感很强、会做笔记、但并没有理解为什么要记笔记的孩子,明明学会了技能,却无法灵活应用。

学习一个技能或知识点,是肯定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的。比如学习思维导图是在一个思维导图的课堂上。但在一个不同场景中,你要会用这个技能,才算是真正学到。比如在考场上,孩子要能知道,这里的笔记不是为了完成完美的笔记而笔记,而是为了帮助自己吸收信息、建立理解、完成答题。


 
 

LIFE IS  



  THE POEM


二、“小组讨论”的能力




在40分钟的考试中,有一个3分钟的小组讨论:“如果美国的小朋友想要了解秦始皇,你会推荐他/她用以下的哪几种方法?请通过小组讨论,从下面4种方法中选出2种你们认为较好的。

为什么要考察小组讨论能力呢?因为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孩子个性越发明显、兴趣爱好多元化的今天。英国和美国的国家教育大纲中都明确的指出,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便要开始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这个任务一开始很简单,可能就是一起来编一个故事,到后来,随着年级的增长,会越来越复杂,完成一个相对复杂的主题式研究项目。

为什么要考察小组讨论能力呢?因为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孩子个性越发明显、兴趣爱好多元化的今天。英国和美国的国家教育大纲中都明确的指出,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便要开始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这个任务一开始很简单,可能就是一起来编一个故事,到后来,随着年级的增长,会越来越复杂,完成一个相对复杂的主题式研究项目。

考试现场我观察了大约30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有好几个小组,当视频中老师提示“请大家开始讨论”后在瞪着眼睛等本组监考老师发话。这样的小组基本上是稍微讨论个1分钟,就草草结束了。

 

而如果小组里有考生有过小组讨论的经验,就会首先开启话题,那么他们组就可以顺利开始讨论。但这样的小组又分为两类:

第一类,大家在使劲的讨论哪两个答案更可能是正确的。没错,他们其实就是在交流“如何揣测出题人意思”的实战经验……这样的小组中,我观察到,有个别孩子其实是很想发起一些真正的讨论的,他/她有想法想要表达,但看到大家都没有认真分析的意思,也就作罢了。

第二类,比较让人欣慰。他们逐个分析四个选项中的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哪两个方法的组合更加能帮助美国孩子了解秦始皇。


前面提到,如果小组中有一个明确的主导者,那么那个小组就能顺利开启对话。这个主导者会首先发起讨论、主导讨论,有较强的观点,并用自己的强势观点表达,激发其他小组同学的表达,从而推进讨论进行。而遗憾的是,我只看到了1个小组的主导者在有目的的邀请不同的小组同学发言。

在许多学校和课堂里,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我们虽然开展了小组讨论和合作,但流于形式的偏多。


 
 
 

LIFE IS  



  THE POEM


三、一道关于“你希望如何被后人记住”的主观题




第二段视频是围绕博物馆展开的,我为之配套的主观题是:“如果你有机会成为一个影响历史进程的人,你会希望200年后的博物馆里展示出哪些你的个人用品?(换句话讲,你会希望人们如何记得你?)并说说为什么。”

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我在视频里给出了好几个例子:拿破仑的文件夹和睡衣、J.K.罗琳曾经写作的大象咖啡屋、蔡元培先生的手稿箱。


有两类答案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一类答案突显孩子个性、兴趣和能力。如:

“我想展示我的电影剧本手稿,因为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写自己的剧本,我希望以后能把这些剧本变成电影。”

“一双登山鞋:我从小就和爸爸一起登山,这双鞋子是我小时候穿的,已经嫌小了。登山会是我以后一直喜欢做的事情。”

“我的小提琴:我很喜欢小提琴,我以后无论做什么,这都会是我的爱好。所以我希望后人能记得这点。”

    这类答案还包括:集邮册、和同学一起制定的班徽、第一张工作证书等等。翻看考卷时,望着那些已经带有几分性格的笔迹,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张张好胜又可爱的脸蛋。他们真的就是这个世界的未来啊!

另一类答案我个人非常喜欢,我称之为“预测未来类”——当其他孩子都在写已经出现的东西,他们却想到了现在还没出现、但预测以后会出现的东西。如:

“天文笔记:我从小就想当一个天文学家,我长大后应该能发现某个天文定律,到那时,我会有好多天文学笔记。”

“我从小喜欢数学,我以后应该会成为一个数学家,我的数学笔记会对其他人很有启发。”

……

大概不到50%的孩子,这题的答案写的很笼统。笔记本、日记本……堆放在一起的答案,面目模糊。如果没有前面那些精彩答案的存在,我几乎认为这个年龄的学生对此问题没啥思考,所以也答不出什么。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恰恰有一些家庭的孩子能够做到既成绩优秀,也有梦想和自我,那么其他的孩子,会不会只是因为家长没有意识到自我意识的重要?如果一直做个“没啥自我”的优等生,他们以后会不会成为面目模糊的大人?可能过的日子是好的,但会不会失去了一些原本该有的精彩?


四、总体感受


LIFE IS  



  THE POEM


我在文中分享了三个方面的观察及思考,但限于文章篇幅,我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这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想要得到解决,都是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孩子自己多方的努力。


在今天的中国,不夸张的讲,一个孩子如果在小学毕业时成绩优秀、综合状态良好、对未来充满信心,那多半是因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成本。在这种前提之下,如果孩子缺乏了一些只要重视就很可能具备、但不重视就一定会缺乏、而缺了就可能问题很大的能力,那就很可惜了。所以,哪怕测评已经结束很久了,我仍想要把感受表达出来。作为教育者,我也会带着我的团队继续努力。Let’s be the change we want to see.


 

*文章转自I《教育新常态》总第15期2018年第3期

*《教育新常态》由苏州市教育评价学会   主办


关注我们,共同成长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XSZ


上一篇:区域监测视角下家庭教育行为的数据分析 ——基于2017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数据的家庭教育研究
下一篇:基于质量监测数据的教学改进初探 ——以“夯实计算基础 提升数学素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