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监测数据的教学改进初探
——以“夯实计算基础 提升数学素养”为例
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 范励
一、缘起
2015年10月,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实施了苏州市初一新生学业质量监测项目,经过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向各区域发布了第三方监测评估结果。在接受测评的多个区域中,我区学生全员参与了此次监测。
站位区域层面,我区将本次监测看作是对我区学生义务教育质量的一次“体检”,通过对监测报告的学习,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日常教学中不易被察觉的现象。监测结果中呈现的大量信息,为我区在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师教学行为的跟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做出正确决策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二、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提供的评估报告的学习,我们借助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我区学生卷面情况的了解,梳理出了影响我区学生数学学业质量的主要问题——计算不过关,失分偏大。通过与教师、学生座谈、问卷等方式,笔者组织数学骨干教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研讨,最终,将“夯实学生计算能力”作为我区域提升学生数学学业质量率先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我们的思考
面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薄弱,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将这一现象的成因划归为“练得太少”“习惯太差”。但当我们结合常态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透过学生卷面的表现来看报告中一些数据时,你会发现,学生的“失误”绝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重算法的归纳,忽视算理的理解”“迷失于题海大战,成就学生思维定势的后果”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原本在计算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和发展的能力,这些问题的产生都直指我们的课堂。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所带领的团队以“夯实计算基础 提升数学素养”为专题,以教学改进为突破口着手进行研究与实践。
四、我们的做法
1.召开质量分析会,明确跟进式教学建议。
我区高度重视市监测中心的反馈报告,根据区教师发展中心统一部署,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全区的质量分析会。区数学教研员团队依据监测报告内容,对影响我区学生学业质量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与各校分管行政及骨干教师进行了反馈,直观的数据、卷面的情况,让各校对于我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水平有了整体上的了解和认识。分析会上一些数据的呈现,更是让各校明晰了我区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的问题。基于对报告的学习和分析,区数学教研员团队结合日常的教学观察,对全区各校明确了今后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和四条跟进建议:
(1)关注四基,切实提升学生数学基本素养。
(2)重视差异,强调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强化常规,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4)加强融合,打造“真”研究的优秀学科团队。
Summer
Sunshine
2.实施启动常态专项监测机制。
在区发展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我区于2016年9月启动“姑苏区学生阶段学养素质绿色达标升级项目常态专项监测”。依据对报告的研读,对日常课堂的观察,对省四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报告的对比,区数学学科专项监测内容确定为计算版块。在开学初的数学教研工作布置中,学科团队向全区各校发布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知识能力体系计算版块各年级的监测内容,(见表1)使教师明确各年级计算教学中的侧重点和关联,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养成瞻前顾后的意识,倡导协众人之力共同保障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对全区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常态监测中,从数据反馈看,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往年相比取得了有效提升。
3.开展以计算教学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
课堂是保证教学质量高低的主阵地,其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区数学教研员团队借助专题研究活动,引导教师通过观摩研讨提升对计算教学的认识,通过透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内省,追根溯源,探寻问题解决的新途径,实现为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和发展而教。
4
借力区“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项目,实现区域质量整体提升。
根据发展中心的统一部署,基于“姑苏区学生阶段学养绿色达标项目”学科测试的数据分析,数学学科确定区域内两所学校为跟进式调研学校,通过浸入式帮扶,帮助调研学校探寻出造成现状的突出问题,梳理出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达成提升调研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工作目标。
跟进式调研
提升调研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五、成效与反响
1.通过研究,我区教师在教学理念、行动、意识上有明显改善。
教学中,教师能站位儿童立场,注重学生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的培养和培育,原来课堂上“满堂灌” “听我讲”的意识在减弱,让位学生到台前,鼓励学生讲、质疑、发问的意识在加强。
与此同时,通过此案例的研究,全区各校对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意识有了明显提升,各校都制定了相关的监测机制,通过过关性检测、计算能手评比等手段,使学生计算能力训练常态化。通过观察,我区学生的计算习惯在改善,书写在规范,意识在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正朝着灵动、智慧、开放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显著提升。
学校A是我区吸纳外来务工子女的学校,学生无论学习习惯还是能力水平均不理想。在我区实施的“学生阶段学养绿色达标项目”中,总体成绩均明显低于同类校水平。(见表2)
成员根据期初计算领域的检测数据,对学校部分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分层补差。从学校提供的学生期末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到,跟进措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效果明显。通过比对我们还发现,这种补差措施和形式尤其对成绩在及格线边缘徘徊的孩子作用更大。(见表3)
在一学期跟进实践的基础上,在新学期初,区发展中心和学校通过再沟通,商议确定了新学期数学跟进工作的思路。在发展中心核心团队的具体指导下,学校数学教师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由点及面,在对六年级进行补差的同时,同步关注学校其他年级的教学质量跟进情况。重点夯实双基,做到逐级把关。通过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期六年级学生实际问题检测结果显示,学校六年级四个班的成绩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六3班从原来的均分26.37分提高到40.37分;其他三个班级的平均成绩都在60到70分之间。虽然学生的均分还偏低,但相比之前,进步和提升是明显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通过一个多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成效是显著的。
诸如上述案例在我区“夯实计算基础 提升数学素养”行动研究中只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全区各校在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全力指导下都研制了基于校情的计算质量提升方案,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当然,这仅仅是我区全面提升学生学业质量的起始之步,我们会在经验的不断积累积淀中,基于质量监测数据提供的信息改进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朝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文章转自丨《教育新常态》总第15期 2018年第3期
※《教育新常态》由苏州市教育评价学会 主办
注
关注精彩内容
要先点击这里哦
长按识别二维码
了解秋日新风向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X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