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需求,推进校本培训,促进扮演区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幼儿园 朱丽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意识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校本培训,如何促进教师优质学习并形成有效的培训机制,已经成为广大幼儿教育者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
区域活动最早来源于西方,是在西方文化土壤下成长起来的一个概念。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自由、民主、个性发展。对于如何更好地通过区域活动,使中国的幼儿自由、自主、个性的发展,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中国的幼儿教师。笔者所在幼儿园,从2014年开始研究、探索区域活动的开展,一段时间以来,对于扮演区,教师们仍然有着种种困惑,如:扮演区环境创设的盲目性、观察幼儿的随意性、行为解读的困难性、跟进指导的形式性等等问题,影响着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因此,如何基于扮演区,在观察、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扮演区蕴含的教育价值,全面、客观地评价幼儿发展状况,适宜地进行跟进式指导,从而真正促进幼儿个体发展,是教师们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提升的专业素养。
1
关注教师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明确需求,是开展校本培训的基础。每所学校都有自身发展的需求,每位教师也都有不同的自我需求。在园长室的引领下,教研部组建校本培训工作小组,紧紧围绕省级课题《基于幼儿核心素养的区域活动实践研究》、市级课题《基于区域活动的幼儿发展评价研究》,通过征询、访谈、问卷、观察等多种方法,获得教师的需求信息反馈。
校本培训工作小组针对教师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一线教师对当前扮演区活动组织开展的期望和要求,在反复斟酌、评议的基础上,确定学期校本培训需求,并转化成扮演区培训计划和内容。最后由园长牵头负责,对整个校本培训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全面负责。
通过培训者与受训者的共同参与来制定整个区域培训方案,两者共同讨论、实践与研究,可以获得一个令双方都比较愉悦的培训计划。
2
注重科研引领,拓展培训空间
基于明确教育、教学观念的专家引领,让一线教师更加明确当下教育发展新理念对教师的新要求。
园外专家理论引领。特邀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来到园开展关于《关键经验——区域学习环境》的培训讲座活动。专家基于杜威、皮亚杰、陈鹤琴、张雪门等几大学前教育学家的教育理念,从关键经验的概念与定义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为什么要提出关键经验?对关键经验的内涵理解、基本特点、高瞻课程的核心理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活动中通过现场问答、互动等多种形式,对如何理解儿童的学习?如何创建有益于幼儿生命成长的学习环境?如何更好的发挥幼儿与教师的双主体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为教师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园内专家实践指导。在单元式园本教研活动的专题之一的“区域活动环境的优化与改造”中,在重点研讨班级整体空间规划、基于主题下的区域材料的提供之后,针对班级教师的困惑,作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的幼儿园园长给大家作了题为《扮演区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的讲座,就如何规划、创设适宜的扮演区环境、扮演区可以开展哪些内容的活动、材料提供如何突出年龄特点……更趋于实践层面的讲座,给予了大家更多调整的建议和空间。
校本培训工作小组通过专家引领,利用他们的专业学时指导培训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本培训站得高、走得远,超越幼儿园范围的空间限制。
3
形成共同愿景,激发教师动力
形成愿景。校本培训工作小组将关于扮演区培训方案向有代表性的个别教师征求意见,并向全体幼儿园教师公布,力求将整个校本培训的方案成为学校发展和全体教师认可的一种“共同愿景”,以使全体教师都能积极地投入其中。
明确目标。在构建校本培训过程中,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相对比较宏观、抽象;具体目标则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幼儿园的每位教师都能与其中具体的培训目标相对应,以实现和满足个体不同需求的不同培训。
激发动力。校本培训目标有一定的可测量性、可实用性和明确的针对性,确定目标的关键是目标与幼儿园的每一位教师都相关联,可望且可及,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最近发展区”。在主观愿望的驱动下,教师们对于校本培训有了更多参与的热情。
4
关注分层分类,策划个性培训
新城花园幼儿园的校本培训从区域活动再次“缩小”到扮演区,根据园所的实际来设计和组织培训,并深入分析教师类特征,开展分层分类培训。
1.对于资深教师。她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她们提供的校本培训要体现提高其实践经验总结和提炼的能力与行动。针对如何规划、创设适宜的扮演区环境,我们进行“扮演区活动环境的优化与改造”单元教研,教师们进入班级进行扮演区观摩,由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区域诊断之后形成诊断意见,最后由资深教师进行诊断总结,形成具体的班级区域建议。
2.对于骨干教师。她们有很强的行动力,在培训中围绕激励她们的教学创新精神和创新教学能力而开展。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我们重点研究扮演区中教师观察式“学习故事”的建构,发现“学习故事”所呈现的支持和引导策略应是“学习故事”的精髓所在,在这部分我们运用环境优化策略、行为支持策略、课程调整策略等多种策略多方法、多途径促进幼儿发展,并以此带动青年教师观察的视角。
3.对于新入职教师。她们有饱满的教育热情,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就需要帮助她们提高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能力和教育艺术水平等而开展。我们从学习故事中的“观察”入手,在白描式观察记录、系列练兵的过程中,新教师很快成长起来,意识到“观察”和“看”是截然不同的,“观察”意味着仔细而且有计划、有目的的看。教师发展有效的教学计划,必须运用多种形式,采集幼儿在某一时间段或事件中的行为、语言和情绪等细节表现,凭借有组织、系统性的观察记录资料。这也是专业教师所必备的重要基本能力。
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幼儿教师来说,其学习本身就具有非常鲜明的探究与研究的色彩。 在倡导研究性学习的今天,教师的学习理应更具有研究性。这种研究必然是针对具体教育教学的。
5
采用多元模式,合理安排内容
明确培训内容,将这些内容用恰当的培训形式体现出来,是校本培训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一般说来,校本培训的形式有多种,如:讲座、讨论、课堂观摩与评析、撰写读书笔记以及开展教学研究等,培训形式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对象以及不同的培训条件来决定。
1.专家讲座。全盘考虑整个培训方案中讲座的量,一般来说,我园每学期安排有质量的专家讲座1-2次。同时,及时挖掘本园资深教师中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追随幼儿成长,制作成长档案”“区域活动中的学习故事”等实用性强的讲座。有理论、有实践,帮助不同层面的教师获得自身发展的需求。
2.网络自学。校本培训中教师本人的自我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途径。结合幼儿园省级课题《“互联网+”教育视角下幼儿园吴文化课程实践研究》,将互联网提供的教育资源高度共享;利用互联网的互动,凭借互联网下载信息传递信息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让所有教师感同身受,像身临其境一样在线学习、交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指导作用。
3.行动研究。基于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行动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行动研究的关键的问题是要突出有准备性、有针对性和有后续性,如我园围绕扮演区的指导,提前两周布置校本培训任务:观察扮演区幼儿活动情况并进行跟进式指导,利用2周的时候,拍摄一段孩子在扮演区的活动情况届时进行研讨。在大力提倡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今天,将行动研究作为校本培训形式更有实际意义。
4.观摩学习。在区域观摩学习中,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常态化”的区域研讨,追求平实,提倡简约,最大功能的实现观摩活动的有效性,真正为观摩者起到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作用。每次的观摩活动都有鲜明的主题,如“小班扮演区小乐器提供的有效性”“中班扮演区装扮材料与主题的整合度”等等,在观摩学习活动中,教师们关注区域目标的定位与达成,关注区域材料的投入与使用,关注教师的指导……教师们揣着一颗探索、发现、学习的心,不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促进集体中的共同成长。观摩学习对于扩大教师的视野、学习他人的优点以及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发现自我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5.反思研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将“收集和分析信息、不断反思和研究保教实践问题”作为教师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专业能力提了出来。我们鼓励教师多做反思性实践案例的记录等基础性工作,针对“扮演区环境创设”“扮演区材料提供”“扮演区个案跟踪”等多个研讨话题,培训教师精选案例,注重还原区域现场及其情境,培训组织教师努力突出研究与讨论的气氛与特点,新城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走在“研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上。
6
梳理存在问题,探究未来发展
回顾基于扮演区的校本培训工作,深切地感受到建设优质的学校队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因此,校本培训不可能是短暂的,要有一个连续的、量变的过程。梳理目前的校本培训工作,以下问题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探究:
1、在实施培训目标上,继续采用分步走的思路,确保时间,强调步骤,突出培训的有序性、连贯性和系统性。
2、在培训转化效果上,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实践,校本培训是在行动中完成的,在行动中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3、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学习、园所发展与幼儿发展目标一致性,平衡教师的“专”与“全”坚持以解决最实际的问题为核心,使教师、园所、幼儿和谐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将关注需求、科研引领、分层培训、激发内驱、多元培训、探究发展融于一体,在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的同时,促进幼儿园校本培训的不断发展。
※文章转自丨《教育新常态》总第15期2018年第3期
※《教育新常态》由苏州市教育评价学会 主办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ZL